1882年圆明园老照片首度面世,再现皇家园林辉煌气派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1-02-25 16:00

2月24日,圆明园管理处在正觉寺最上楼举办圆明园老照片发布会,一批拍摄于1882年的圆明园老照片首度面世,它们再现了圆明园木构建筑未被彻底摧毁前的真实样貌。一帧拍摄于1920年代的正觉寺文殊亭内文殊菩萨全身照片也首次向公众展示。

IMG_5383.JPG

圆明园在1860年遭到英法联军的焚毁。在圆明园罹难后的一百年间,并没有很多文字记载,但是不少摄影师携带了当时最为先进的照相设备对遗址进行拍摄,包括中国香港摄影师赖阿芳、德国摄影师奥尔末、法国人谢满禄、瑞典人喜仁龙,这些早期影像也成为圆明园百年沧桑的历史见证。

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

这一次发布的老照片涵盖了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的相关建筑,这些罕见的老照片是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刘阳从世界各地收集的。

在发布会上,刘阳向圆明园管理处捐赠正觉寺文殊亭文殊菩萨全身像电子版老照片一张,由圆明园档案馆收藏。

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

圆明园正觉寺文殊亭内文殊菩萨全身照片(1920年代拍摄)

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因文治武功卓著,常常被外藩王和外国使臣尊奉为文殊菩萨,乾隆本人也对文殊道场尊崇有加,故在圆明园正觉寺建了一座文殊亭并供奉文殊菩萨。

从这张老照片上清晰可见,亭内文殊菩萨骑青狮之像,总高三丈;左右立二童,左为狮奴,右方为韦陀,皆高八尺。文殊菩萨像及其背光均为木质包金,狮与二童均五彩拨金,下承汉白玉石台。此照片为仅存的四张正觉寺山门以内的照片之一,可验证史料记载准确无误,也弥补了学术的空白,对研究、复原正觉寺文殊亭有至关重要的参考价值。

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

濂溪乐处 慎修思永殿1882年,谢满禄[法]拍摄

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

圆明园四十景之濂溪乐处,红框中建筑即为慎修思永殿。

此外,本次发布会还首次公布了谢满禄在1882年前后拍摄的圆明园木构建筑未被彻底摧毁前的照片,其中包括圆明园顺木天、北远山村、鱼跃鸢飞、舍卫城、濂溪乐处、汇芳书院(断桥残雪石桥)、鸿慈永祜、魁星楼,长春园宫门、海岳开襟、法慧寺多宝琉璃塔等建筑群。

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

谢满禄1882年前后拍摄的海岳开襟正殿

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

海岳开襟,张宝成绘

这些老照片清楚地呈现了这些建筑都还未被彻底破坏之前的状况,打破了以往圆明园的中式建筑仅停留在文献记载或是画作中的呈现方式,让人可以一睹皇家园林曾有的辉煌气派。

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

鱼跃鸢飞,1882年,谢满禄[法]拍摄

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

圆明园四十景之鱼跃鸢飞(乾隆九年)

谢满禄(Robert DE SEMALLÉ),1849年出生,1880-1884年间,任法国驻大清国“法兰西全权大臣公署”属使一职。1882年前后,谢满禄对长春园宫门、海岳开襟建筑、法慧寺琉璃塔、西洋楼谐奇趣、方外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西门、圆明园舍卫城、濂溪乐处知过堂、断桥残雪、鸿慈永祜华表、宫门等处进行拍摄,是目前已知拍摄过圆明园木构建筑在1900年被彻底破坏前遗存最多的一位摄影师。

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

濂溪乐处知过堂

IMG_5385.PNG

圆明园四十景之濂溪乐处,红框中建筑即为知过堂。

圆明园老照片不仅有助于圆明园历史、建筑、园林等方面的研究及相关建筑的维修和恢复,还对寻找和确定流散文物的线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1882年前后,谢满禄买到了十二兽首中的鼠、牛、虎、兔、龙、马、猪等七个,但在运输回国过程中猪首、兔首、鼠首被窃遗失,只有牛首、虎首、马首及龙首被带回法国。谢满禄给它们分别拍摄了照片,其中龙首形象是首次被发现,这批照片对研究圆明园兽首当年的流散过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06年圆明园管理处借助大水法的老照片,确定了在北京西单附近一户民宅中的石鱼为大水法遗物,将其收回并收藏于圆明园展览馆。

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一个月。

编辑:黄茜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