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医生王甘露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代表的是深圳”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1-02-26 04:38

南都讯 记者李榕 “此次能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心情非常激动!这不仅仅只是代表我个人的荣誉,而且代表着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集团)三级对口帮扶西藏林芝市察隅县人民医院先后派驻42位医疗人员的集体荣誉。”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深圳援藏医疗专家王甘露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获得表彰后,他向记者分享了他的获奖感受。


“医疗”援藏,“转院医院变成家门口“好医院”

现年46岁的王甘露是一名普通外科主任医师、肝胆外科硕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集团)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党委办公室主任。

2018年9月,王甘露作为深圳派驻西藏察隅县“三级医院对口帮扶”的医疗专家,先后担任察隅县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县人民医院院长、党支部副书记,县医共体理事长职务,肩负全县医疗脱贫攻坚的重任。

“来这里,我们代表的不是个人,代表的是深圳卫生系统,代表的是深圳。援的是精神,更是观念。希望把先进管理理念和医疗技术带过去,把当地人才培养起来,真正帮扶到察隅人民。”王甘露介绍,

WechatIMG97.jpeg


2018年4月,随宝安人民医院(集团)三级对口帮扶交流团到察隅交流帮扶工作时,发现从深圳到西藏察隅,3000多公里的距离,是医疗技术水平的巨大差距,察隅县卫生服务中心被老百姓戏称为“转院医院”。王甘露感到震撼,向组织申请援藏。

正值察隅县委、县政府与宝安区卫健局沟通选派一名管理人员帮扶察隅县卫生服务中心提高管理水平。宝安区人民医院(集团)通过选拔考核,选派王甘露任察隅县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开展为期三年的管理和医疗技术援藏。

带着为边区人民服务的信念,王甘露来到察隅之后,经过两月余实际调研,王甘露发现医院虽是县级医院,但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远远无法达到县级医院的标准,县域内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医院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经常缺药、医疗技术停留于内地80年代乡镇卫生院水平、老百姓基本医疗服务得不到保障、危急重病人得不到及时处理,导致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较低。虽然面临着巨大的的困难,但王甘露仍迎难而上,大刀阔斧推动医院全面改革。

南都记者了解到,王甘露以“二乙”创建为契机,抓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等各项工作,重点提升疑难病、危急重症独立诊疗能力。并带领团队建立现代医院管理体系,实施精细化管理,灌输医院分级管理理念,修订落实制度68项,改变了中心原有的“家长式”管理模式。

通过现代医院的管理理念,王甘露因地制宜,大胆改革创新,使察隅县人民医院从“转院医院”转变为“家门口的好医院”,并以优异的成绩创建“二级医院”,成为自治区县级医院的标杆。

当地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得到满足,再也不是“转院医院”,王甘露来到察隅的目标得以实现。


授人以“渔”足迹遍布察隅县每块土地

援藏两年多,王甘露任劳任怨,巡回诊疗的足迹遍布察隅县每块土地。

2020年,王甘露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乡村医疗卫生上。察隅县作为边境县,地广人稀、积贫积弱、医疗卫生极度匮乏,6个乡镇卫生院和96个村医务室的医疗力量则更是捉襟见肘。作为县域内医共体的第一责任人,王甘露的任务就是如何把乡镇卫生院和村医务室建设好,怎样使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由被动工作变为主动工作?怎样使192名村医知道他们应该学会什么?应该为父老乡亲做些什么?

过去一年,王甘露走过最为危险的道路,经历过道路塌方、泥石流、雪崩、落石,蹚过冰冷刺骨的雪水,吃过一辈子最难下咽的饭菜。作为深圳前去支援的医生,王甘露明白,自己经历的,不过是当地老百姓稀疏平常的事情。

在海拔近4300米的偏远小村庄——古拉乡沙堆村,由于常年食用高盐饮食,全村50岁以上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患有高血压病和创伤性关节炎。

WechatIMG95.jpeg


在察瓦龙乡最偏远的学巴村,王甘露还发现了“大脖子病”(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这种在内地上个世纪80年代就基本消除的病,在王甘露下乡时发现了。

太多太多的病例,要让当地居民健康起来,需要培养当地的医疗队伍。王甘露介绍:“希望通过一些实际工作帮助当地医疗水平的提升,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把当地医院的队伍带起来,等我们撤走之后,要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技术队伍。”

他要求援藏医疗队在当地落实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的同时,加强当地医务人员培训,创新开展县乡医务人员定期交流轮岗,目前已有5名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到察隅县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一对一”带教培训。同时开展全科医生培训(正在进行中),计划用3个月时间完成6名乡(镇)医务人员和2名77643部队医务人员的全科医生岗位培训。

王甘露在注重管理创新的同时,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令本地医务人员体会到“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2018年9月至今,王甘露同志带领察隅县卫生服务中心外科医生开展外科手术80余次,80%以上手术是察隅县卫生服务中心首次开展。

此外,王甘露借助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集团)的医疗优势,通过各类远程医疗方式和互联网医疗就诊模式,转变百姓就医模式与观念,实现偏远山区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医,并享受三级医院的优质服务,彻底摆脱该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状。

2019年3月,王甘露在查房过程中,了解到外科有一位13岁腹膜后血肿的患者,曾造访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佳,王甘露主持全院会诊并与宝医集团专家远程会诊讨论决定给予手术治疗,最终顺利完成手术。


深圳仅两人获先进个人代表医疗领域得奖

此次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深圳有2名个人、4个集体获奖,王甘露是其中之一。

在北京领奖的王甘露对于此次获奖非常激动。王甘露介绍,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集团)三级对口帮扶西藏林芝市察隅县人民医院,先后派驻了42位医疗人员,这次获奖是集体的荣誉。

“我们这个团队‘舍小家顾大家’、前赴后继、齐心协力、砥砺前行,把一个国家深度贫困边境县的医疗卫生事业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从一个‘转院医院’变成家门口的‘好医院’;从一个全市排名垫底的卫生服务中心转变成自治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典范;从医疗设施、设备、人力的投入,到利用‘5G+互联网’全方位远程医疗帮扶的新模式,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就是我们深圳人的精神和气质!”王甘露说,“我们无愧于宝医(集团)和宝安区卫健局的信任,无愧于宝安区委区政府的重托,无愧于深圳市“务实求真、开拓进取”的拓荒牛精神。”

编辑:李行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