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公募REITs进入首批试点项目正式实施阶段

南都N视频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1-02-27 11:17

南都讯 记者程洋 2月25日,以“REITs聚势 产业乘风”为主题的大湾区基础设施REITs发展论坛在深交所举行。这是继去年8月基础设施公募REITs实务讨论会举办以来,深交所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工作,积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又一务实举措,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促进市场形成合力,推动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行稳致远。

会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高杲以视频方式致辞,深圳市副市长艾学峰出席论坛并致辞,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中国证监会债券部、深交所负责人等与会嘉宾发表了主旨演讲。


开展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有利于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

REITs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在20世纪90年代后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已经建立了REITs市场。2003年我国香港颁布《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守则》,2005年香港资本市场成功发行第一只公募REITs基金。截至目前,有11只REITs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交易,市场规模排在亚洲REITs市场第3名,仅次于日本和新加坡。

2020年4月30日,中国证监会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借鉴境外成熟市场标准,系统构建基础设施REITs审核、监督、管理制度,推动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标志着境内基础设施领域公募REITs试点正式起步。

REITs的本质作用是将不动产进行证券化,为资金的需求方和供给方提供配置的途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实体经济与金融的良性循环。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的推出,填补了我国公募REITs产品空白,对于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盘活存量基础设施资产、丰富资本市场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会上,李超指出,开展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有利于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股权融资比重,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希望各方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试点工作,并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法律制度供给和相关制度安排,促进REITs市场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李超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有较好的基础设施项目基础,应当切实发挥引领作用,加快REITs市场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同时探索REITs与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有效结合方式,助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发挥基础设施REITs在盘活存量投资、提供增量资金等方面重要作用,加快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


公募REITs已进入首批试点项目正式实施阶段

长期以来,基础设施领域的资产流动性不高,参与基础设施投资的股权投资机构退出渠道不够宽广。而基础设施的特点是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报周期长,不利于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中。高杲强调,基础设施REITs作为完善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的有益探索,是健全投资内生增长机制的重要抓手。

高杲表示,“十四五”时期,促进投资发展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提高投资质量效益。要坚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充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各方要群策群力,发挥好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新型投融资模式作用,推动大湾区建设和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交所负责人表示,深交所高度重视REITs产品研究与创新,初步形成国内规模最大、不动产类型覆盖全、市场引领效应强和多元化投资者聚集的特色私募REITs板块,为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创造了良好生态环境。目前,公募REITs已进入首批试点项目正式实施阶段。

据悉,深交所将紧紧围绕资本市场改革和先行示范区建设相关要求,始终坚持“开明、透明、廉明、严明”工作原则,秉承“市场至上、服务为本”工作理念,扎实做好项目审核、发售、上市、监管等工作,在试点中积累经验、探索发展路径,与各方协力确保试点工作开好头、稳起步,助力深圳成为全国性基础设施公募REITs产业发展聚集区,努力将公募REITs打造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主流金融产品。

在会上的主题演讲环节,据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董事长倪泽望介绍,截至2020年上半年,粤港澳大湾区可通过REITs盘活的各类不动产规模约34万亿元,主要包括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园等。假设将大湾区存量不动产中的5%-10%进行REITs运作,总市值将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编辑:陈欣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