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侯玉晓 通讯员程樱 牛年伊始,中山市纪中雅居乐凯茵学校被指定成为国家教育部“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校长王健在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专访表示,将继续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环境下小组学习双模合一”教育教学模式;计划本学期把跨学科融合课程搬上讲台,力争在本学期内研发出师生成长轨迹的测量评价平台。
中山市纪中雅居乐凯茵学校校长王健。
推动学校向数智时代的未来学校转型
未来学校就是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新型学校。据悉,为进一步满足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简称“数智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创新需要和未来学校实验区建设需求,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构建了未来学校的基础框架内核一一“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以此为基础,基于高维时空的智能数据架构,逐步推动一批学校向数智时代的未来学校转型发展。
“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是以“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核心理念为引领,基于灵巧学习和智慧运行的体制机制,以数智时代学习者发展为中心,基于人工智能一一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构建高维学习空间,建立“人工智能一教师一学习者”三维结构的智慧系统,以全面性、融合性、多样性、穿透性的课程为载体,建设科学、全面、可信的教育测量和评价体系,构筑集成智慧因变的学习场景,并基于开放融合的生态架构,打破边界,建立具有广泛连接和互动服务等特点的基础教育未来学校形态变革的内核平台。“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具有新场景、新课程、新学习、 新技术、新流程“五新”属性,培养符合数智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王健介绍,简而言之,打造“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从五个方面着手:校长与教师发展、课程与教学创新、学习场景重构、学习生态融合、测量评价建设。而纪雅学校的理念:培四博导师、创四博课程、夯四博课堂、建四博乐园、育四博少年,与这五个方面不谋而合。
纪雅学校将继续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环境下小组学习双模合一”教育教学模式。
全校学生人手一平板小组上课
纪雅学校课室桌面的摆放,是按小组式的,全班学生被分为几个小组,课室门口贴有每个小组的成员介绍和小组愿景。同时,给每个学生配一个平板,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智慧课堂。
这是基于校长王健对“学习场景的重构”的思考而至。学校引入互联网云平台,人手一个平板,给学生构建数字空间。王健举了一个例子,在纪雅的课堂,每个小组都要当小老师备课,小组成员分工找资料,做课件,讨论课堂重点难点是什么,课堂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备好课后,课件就可以马上推送给老师,老师能看到所有小组的备课情况,并进行二次备课,思考第二天的课程应该如何上。
在第二天的课程上,全班同学都可以通过云平台,看到其他小组的备课课件,拿来与自己小组进行对比,互相学习。老师会选择相对好的备课蓝本,让小组派出成员到讲台讲课。最后老师进行点评总结。
“学生自己做备课自己来讲课,这个效果肯定胜过单纯听老师讲。同时通过电子平台,小组与小组、小组内部,也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得到更好的互动。不光课堂上,包括作业点评,错题分析等也可以。”王健表示,要避免让平板成为第二块小黑板,利用学校现有的科技平台,建构具有纪雅特色的学习场景,打破时空的限制,实现校内到家庭,课上到课下的转变,如:平板引入“学习强国”,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等更多知识链接。
纪雅学校被指定成为国家教育部“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
本学期内把跨学科教学搬上讲台
在“未来线路图”试验学校中课程与教学的创新方面,王健表示,未来学校课程上肯定和现在有所不同,包括我们现在讨论的跨学科融合,不仅是语文老师只上语文课,数学老师只上数学课。一篇语文课文里,不仅是语文知识,还可能有历史地理知识或者科学原理等,这个时候若靠一个语文老师把跨学科的知识很好地阐述跟学生进行互动,是很难做到的。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学科融合,跨学科教育。”王健说,“我们可以安排历史或者地理老师,一起来上这堂课。这个时候,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把语文学习融入到环境、人文、甚至科技里。这对学生的综合素养作用是非常大的。”
王健表示,学校制定了目标,在本学期内,要打造跨学科的课堂。“当然,要做跨学科课堂,我们必须要改变老师们教学的意识,就如我们做小组智慧课堂一样。”在提升教师能力方面,纪雅学校一直在实践。
“首先从校长自己做起。”
引入平板,打造智慧云课堂,王健首先面向全校上数学公开课,亲自示范智慧教育环境下的小组合作课堂如何上。在他的带领下,全校老师开启上比赛课,公开课,以赛促教。2020年,纪雅学校还被列为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育能力提升2.0工程试点学校。对此,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的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成立专项能力点考核小组,考核小组负责对全体老师进行对应能力点的培训、指导和考核测评。此外,学校利用信息化能力提升为抓手,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建立了校级课题、科组课题、个人课题三级课题。
王健介绍,本学期计划于开学初即开展微能力考核,以大科组为单位,在科组内部推出1-2个示范课例,并形成视频、文字等材料,供科组学习研讨,见标立杆,再在科组内部进行课例制作研究,展开智慧环境下小组深度合作学习教学大赛,同时各类课题研究继续推进。
纪雅学校计划在本学期内,打造跨学科课堂。
研发师生成长轨迹的测量评价平台
王健还提出,纪雅学校要逐步探索记录师生成长轨迹的评价体系,一线教师、学生代表与驻校的技术人员共同组成评价体系研发小组,力争在本学期内研发出师生成长轨迹的测量评价平台。
王健介绍,目前学校老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期中或者期末,由老师写一段评价的话语。这是结果评价,没有过程评价。而建立了评价体系,则利用大数据,对学生学习过程、行为习惯养成等进行收集,用量化的手段,记录师生成长轨迹,形成成长的数据库;建立后,引进平台进行数据分析,评价采集数据,根据数据情况,给学生评价,以评促成长。
“我们将加大对学生评价的正面导向,形成正面评价体系。”比如,在学生日常,好人好事,遵守纪律,做班干部,做公益,获奖,参加活动等等,通过平台全部记录下来。届时,每个班会设立数据采集员的岗位,类似于班干部的岗位,家长也可以参与到评价之中。
2020年中考,纪雅学校纪中上线率高达50.2%,交出靓丽成绩单。这也是基于学校坚持智慧教育而达成的,尤其在疫情影响下,智慧教育优势就更为突出。
“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变化,不管怎么变,我还是坚持智慧教育环境下的小组深度合作学习的模式,这与 ‘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理念也是契合的。”王健说。
背景资料:
2013年纪中雅居乐凯茵学校全面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2017年在原有的多媒体电教化技术的基础上,全面推广睿易云平台的多技术融合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成绩提升显著;2018年引进了IS智慧校园;2020年又引进了易教云平台。目前全校40个教学班,全部使用了睿易或易教云平台进行教学。
编辑:侯玉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