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多位代表、委员建议提高男性共同抚养责任:将陪产假与产假合并,夫妻合休;对于用人单位侵犯员工陪产假权利的行为规定惩罚性支持条款……落实男女合休产假,提升男性共同抚养责任,你有什么看法?
夫妻合休产假 男性产假42天以上
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林勇建议,夫妻合休产假并有计划、分步骤延长男性休假天数。他建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修改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共同享受产假并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使丈夫享受产假的权利法定。
同时,将陪产假与产假合并,由夫妻合休,其中男性产假建议为42天以上,具体天数各省根据财政能力自行确定;在上述规定假期内照发休假人全额工资。
另外,他还建议男女双方均可在法定产假基础上申请延长假期至365天(夫妻双方休假合计);在法定产假后的休假期间,按照全额工资的75%发放工资,以缓解家庭的经济和人力压力。
争取实现夫妻合休产假
国家卫健委在对该建议的答复中表示,2019年4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全面落实产假政策,鼓励用人单位采取灵活安排工作时间等积极措施,为婴幼儿照护创造便利条件鼓励地方政府探索试行与婴幼儿照护服务配套衔接的育儿假、产休假”。目前,各地正积极探索有利于保障女性权益的休假制度。
答复称,目前,社会对保障女性休假等合法权益是有普遍共识的,但对是否延长产假仍有不小争议:
我国劳动者除享有法定的98天产假外,符合政策生育的女职工还可以享受30-90天不等的奖励假,同时规定丈夫享有7-30 天的陪产假,并明确工资福利待遇照发。同时,劳动者在每年115 天休息日、节假日外,根据工作年限还可享受5-15天的带薪休 假,生育女职工可以将带薪年休假等假期与产假合并使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育女职工的休假时间。如果再将产假延长至365天,势必会增加用人单位用工成本,导致女职工返岗难度加大;一些用人单位为规避产假不落实责任,索性大量减少雇用女性职工,造成女性就业歧视加剧。
如何来推动完善女性休假制度?答复中表示,很多国家已经认识到生育假期设置并非越长越好,而是要多元统筹设置男女生育假期,强调父母双方的共同责任,因此,可以从四个方面推动完善女性休假制度:
一是大力宣传新型婚育文化,营造夫妻平 等氛围,促进夫妻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在全社会形成夫妻合休产假 的舆论氛围。
二是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专题研究,全面论证夫妻合 休产假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三是应分步稳妥推进,先争取实现夫妻合休产假,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再适时推动延长产假。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服 务,在女性休假结束后提供更多的婴幼儿照护选择;探索核心工作 时间、工时银行、工作分担制、弹性工作地点等多种形式的弹性工 作制,满足女职工多样化需求。
国家卫健委表示,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有关问题研究,适时向立法机关及有关部门提出完善假期制度的意见建议,促进生育类假期制度更好满足人民需要。
提高男性共同抚养责任
全国政协委员丁磊建议,减轻女性及其家庭在生育、养育、教育全环节上的负担。酌情推出夫妻共用产假制度,提高男性共同抚养责任,提高儿童医疗保障,增加婴幼儿托育机构数量等举措。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金李建议,将陪产假制度纳入国家立法文件,对于用人单位侵犯员工陪产假权利的行为,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中规定惩罚性支持条款,同时建议进一步扩大规范适用生育保险的范围,增设男性生育保险适用范围的规定。
你支持夫妻合休产假吗?欢迎投票并在评论框留言。
戳链接看详细报道
▼▼
采写:南都记者吴璇 另据人民日报
编辑:林嘉柳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1全国两会
聚焦2021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