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慕名前来白盆珠游客愈15万人,惠东白盆珠筹建温泉小镇

南方都市报APP • 惠州大件事
原创2021-03-09 10:34

南都讯 记者黎秀敏 实习生林晓慧 通讯员黄少卿 林祝连   近日,中共惠东县白盆珠镇委员会收到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的牌匾,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中,白盆珠镇是惠州市唯一上榜的先进集体。

白盆珠镇位于惠东县东部山区,境内有粤港澳大湾区最大水库白盆珠水库和粤东南第一峰莲花山,为保护绿水青山,库区周边不能发展工业,养殖业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发展。全镇12个行政村就有4个是省定贫困村,3个行政村为市级贫困村。但截至去年12月,全镇4个省定贫困村已全部有序退出,507户1564人相对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脱贫率达到100%。

微信图片_20210308173800.jpg

惠东白盆珠镇

脱贫攻坚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在开展帮扶工作中,白盆珠镇派出13个扶贫常驻工作组,坚持抓党建促扶贫,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制,层层压实责任,制定脱贫方案,精准细化帮扶,实行“一户一档一对策”,确保脱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白盆珠镇党委书记赖国文介绍,白盆珠镇坚持每周三组织党员干部深入联系困难户,哪家贫困户有困难,都能及时了解并帮忙解决。据统计,2016年来,累计联系困难群众达3500人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00余宗。在去年疫情防控期间,市医疗保障局驻白盆珠镇横瑶村“第一书记”吴勇波还主动牵线搭桥,帮助贫困户解决滞销柑橘2000公斤。

提供公益性岗位就地就近就业

赖国文介绍,白盆珠镇注重做好就地就近就业,依政策优先安排34名贫困户纳入卫生保洁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就业。同时,“网红村”横江村通过引进民宿等项目,带动农副产品销售,成为惠东县产业扶贫的一个亮点。

近年来,布心村村民吴强在驻村工作组帮扶下,告别危房,搬进了新的一层半小楼房,吴强夫妻还通过公益性岗位确保有稳定的收入。房屋问题解决了,工作也稳定,村民们的心理负担就减轻了。吴强是布心村贫困户告别危房的缩影,目前布心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和“八有”的脱贫标准。

值得关注的是,白盆珠镇莲花山助学慈善会2019年成立以来,开展兴文助教,帮助贫困户子女上学,做到扶人扶志、扶智。截至去年底,共收到广大乡贤、社会热心人士的捐款合计800余万元,用于奖励教师、学生和资助特困生,以及改造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等。

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特色农业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重要途径。省定贫困村横瑶村土地贫瘠,帮扶单位和村干部便结合横瑶村实际,着力发展石金钱龟养殖产业,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逐步形成“养—产—销”一体的产业链。与此同时,横瑶村借助自然环境条件,发展生态乡村旅游,解决了贫困户就业难题。

布心村则积极引进两个外地种植大户种植柑橘,租用农户土地约250亩,其中贫困户土地30多亩,每年贫困户土地租金可增收15000余元。柑橘基地还聘请当地群众和贫困户务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赖国文介绍,白盆珠镇近年来充分发挥山瑶柑、横坑茶、岩茶等特色知名农产品优势,引导村成立专业合作社。经统计,全镇横坑茶种植达3500亩,带动农户120户,其中解决59户贫困户就业。白盆珠岩茶种植基地种植面积627亩,带动当地农户100户。

微信图片_20210308173806.jpg

白盆珠原名白朦珠,由于镇政府驻地两面环山,中间为盆地,后改称为白盆珠。

“山瑶柑”跨越千里助攻脱贫

山瑶柑产业,白盆珠种植基地里有一套系统的规范化种植模式,种植面积1600亩,年产值700万元,带动当地100多户困难群众就业。

叶少东是土生土长的惠东人,2003年从林场转行来到白盆珠镇开荒种植贡柑。2015年,叶少东让从云南富宁到惠东打工的瑶族小伙张登从果场拿了200株柑苗带回家乡试种。没想到,种出来的柑口感不错。2017年,张登在叶少东的鼓励和支持下,购买柑苗返乡创业。接着,几年前和他一起在惠东叶少东果场打工的几个老乡也陆续回到村里开荒种植山瑶柑。2018年4月,富宁县板仑乡从叶少东果场用远低于批发价的价格引进了两万五千株幼苗。闲暇时,叶少东免费做起了技术指导,帮助培训农户,有时候通过视频远程为当地农户解决种植难题,跨越千里为板仑乡的农户助攻脱贫。为表达对云南瑶族同胞的深情厚谊,叶少东将自己和瑶族同胞一起种植的贡柑重新命名为“山瑶柑”,并单独注册了知识产权和商标。

从省定贫困村变成“网红村”

虽然不能发展工业、养殖业,但白盆珠镇具有生态优美、地热资源丰富、区位交通便捷等综合优势,充分利用环境优势发展旅游业,省定贫困村也能变成“网红村”。

横江村曾是无人问津的小山村,也属于省定贫困村。近年来,横江村根据自身条件,着力打造乡村旅游,2017年春节的格桑花海更是成为爆发点。35亩的格桑花成为“网红”,吸引了超过10万人次前来赏花,带旺了周边农家乐、温泉旅业等行业,为村民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收益。随后,横江村相继引入了爱树·白马河畔和洋里栈2家高端民宿,同时鼓励村民自建自改民宿,并成立了种植合作社,丰富旅游产品。与横江村相邻的白马村,同样通过因地制宜,开展治污排污、公共厕所等项目建设改善村容村貌,走出了独具特色的“一河两岸”生态旅游产业综合脱贫致富新路,成为了当地“网红”打卡村。

近年来,每年慕名前来白盆珠的游客逾15万人。赖国文介绍,目前,白盆珠镇正全力推进温泉康养旅游小镇建设。温泉集中片区的横江、白马、共和等村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温泉小镇建设打好坚实基础,现正筹划建设温泉小镇、合润禾共享农庄、新前胜温泉、白马民宿等项目。

编辑:黎秀敏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