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入医保了! 广州患者每月千元就可用上卵巢癌靶向药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健康联盟
原创2021-03-08 20:36

卵巢癌早期毫无征兆,利用最为清晰的影像排查设备都极难发现,一旦发现,则已经是腹腔内多脏器转移、治疗效果差强人意的中、晚期。卵巢癌作为女性群体高发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正呈逐渐上升趋势。但现代医学在和这一顽疾的博弈中也不是毫无进展,比如针对特定基因变异型的靶向用药,在我国变得越来越“平价”。

WechatIMG34.jpeg

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行政主任何善阳教授接受南都记者专访。

“此前2.5万一盒,一个月两盒的靶向药物,经过国谈、集采和纳入医保后,广州医保患者的每月药费支出额已经下降到1000元。”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行政主任何善阳教授表示,作为妇科专家,为卵巢癌患者手术时也要尽最大的努力进行外科切除。“切干净了原位癌和转移癌,患者就能多存活20个月。”

发病率日益上升 且正在呈年轻化趋势

就在前不久,何善阳收治了一名年仅23岁的卵巢癌患者。姑娘一来就已经是Ⅲ期,即便是手术后,也需要接受放化疗。姑娘的腹腔内肝、胰、脾等多个脏器都是转移瘤。为了尽可能将肉眼可见的原位癌和转移癌切除干净,何善阳从上午八点进入手术室,一直做到了当天晚间。

“针对卵巢癌患者而言,妇科医生多付出半个小时时间,患者就可能多存活三个月时间。而系统,全面地将卵巢癌患者的原位瘤、转移瘤切除干净后,卵巢癌患者的存活时间可以多出20个月来。”

相对于肺癌、乳腺癌等其他恶性肿瘤而言,卵巢癌的一大特点就是特别的隐匿。“其他恶性肿瘤在早期,要么通过影像检查能够发现早癌端倪,要么就是一些特定的生化指标会给出提示。但卵巢癌不是这样,在其早期,影像和生化检查往往难以发现蛛丝马迹。一旦确诊,绝大多数都是已经开始局部甚至多发转移的中晚期。”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如此隐匿的女性恶性肿瘤,在我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都呈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尤其是在广州、广东为代表的沿海发达地区。根据最近起的肿瘤年报显示,在广州地区女性的卵巢癌发病率已经日渐趋近于10/10万的水平。年龄越大,罹患这一疾病的风险就越大。

“目前全球的卵巢癌发病率都在升高,一年前统计的新发病例数为28万,一年后就是32万。在我国,每年卵巢癌新发病例约52100例,死亡病例约22500例。越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卵巢癌的发病率越高,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何善阳表示,该类肿瘤的死亡率也在增高,这是非常可怕且可惜的一件事情。“临床上,卵巢癌有一个令人痛心的统计数据,70%是晚期,70%是高分化癌,70%五年内死亡,患者群的这三个70%,令人扼腕。”

WechatIMG39.jpeg

何善阳教授在进行卵巢癌相关的科普宣教活动。

为了预防,有人预防式切除卵巢、输卵管

在欧美等现代医学进步的国家,卵巢癌的长期存活率也仅仅能保持在47%的水平。而我国由于地域辽阔,医疗资源不均衡,长期存活率则要略低。深究其原因,还是治疗上的不规范,尤其是在基层。

卵巢癌是一种喜欢在腹腔内多发转移的恶性肿瘤,治疗上尽可能切除原位癌和转移癌,是治疗的关键一环。但是在基层医院中,面对转移的肝、肠、脾、胰腺的肿瘤,切除却不够仔细。

“和其他癌症不同的是,卵巢癌即便到了中晚期,手术干预的机会依然存在。关键的一点就是手术医生的专业认知。我们常常说,医生多花两个小时去切除(癌),患者就能多活3个月,如果肉眼可及的地方全切干净了,患者就能多活20个月。对于患者和患者家属而言,这多出的20个月是非常有意义的。”

为了预防卵巢癌,美国明星安吉丽娜朱莉进行了预防似的切除卵巢和输卵管。何善阳也曾碰到过类似的情况。一名卵巢癌患者查出卵巢癌的易感基因后,提醒了她的妹妹来检查,结果妹妹也同样是高危人群。最后在明确了已经符合超过40岁的年龄,且已经有了孩子的基础上,何善阳教授为期进行了预防式的切除。

“对于预防式切除,有过争议,但对于明确高危群体,又没有生育需求的大龄女性而言,这也不失为一种方案。”

WechatIMG37.jpeg

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行政主任何善阳教授也曾为一例卵巢癌高危患者进行预防式切除手术。

靶向药物进入医保,天价药变成"平价药"

在与卵巢癌的对抗中,医学、药学开发领域一直在做着不懈的努力。比如针对特定基因群体的分子靶向药物的开发,再比如内分泌治疗、抗肿瘤生物制剂的出现,都给卵巢癌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但在众多的新方案中,卵巢癌分子靶向药物靶向药物奥拉帕利(利普卓)的治疗效果最为明确。针对BRCA1、BRCA2(安吉丽娜朱莉就是因为有这一易感基因)等基因突变的群体,该药物能够从基因层面对癌细胞进行定点清除。也正是因为这一药物的出现,适合靶向药物治疗患者的生存期,可以平均延长56个月。

“必须明确的一点是,这一药物并非所有的卵巢癌患者都适用。而是有明确基因突变型别的患者方才适用。在我国,适合进行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约占总数的五成左右。”

从事妇科肿瘤工作多年,何善阳也见证了这一药物从高高在上的天价药,演变成普通患者可及、用得上的“平价药”。该药物在进入我国的初期,是天价药,每盒2.5万的定价,每个月需要两盒的用药量,往往让患者望而却步。两年治疗期的用药量,就是120万元。

“以前我们是医疗大国,但药物研发、定价上的掣肘很多,有了好药大家用不起。现在,药物价格上的掣肘正在通过国家谈判、集中采购、纳入医保等途径减弱。”

3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医保2020年药品目录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例证。谈判成功的药品平均降价为50.64%,新目录中新增119种药品,其中抗癌药物17种。用于卵巢癌维持治疗的奥拉帕利自2019年降价62%进入医保目录用于二线维持治疗之后,在新的医保目录中,不仅可以用于一线维持治疗,更在19年的价格基础上再度大幅下调约40%。

“原来2.5万一盒的药物,现在定价在5000多元。广州患者有了医保支撑,月支付额在千元左右”,一直以来,何善阳对于这款药物的价格异常敏感,他也由衷地为这种改变感到高兴。

毕竟,对于相当部分罹患卵巢癌的患者而言,这个药物带来的是巨大的获益。卵巢癌治疗从以往的“延长复发时代”迈入到了“临床治愈时代”。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编辑:王道斌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