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特佳管理层内斗公开化:创始人被开除说法不一,公司回应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1-03-09 18:58
报料有奖

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南都讯 记者黄良东 知名投资人、投资机构高特佳创始人蔡达建再度迎来“危机”。3月7日,两份高特佳内部文件热传,文内称高特佳已将创始人蔡达建除名,并将公司内斗公开化。

不过,事件后续发展出乎意料。3月8日,媒体公布另外一份通报内容,3月7日媒体曝光的两份高特佳内部《处分决定》中,开除蔡达建、孙佳林、李远新等三人的处分认定系违法做出,没有任何效力。

3月9日,高特佳弘瑞公关回应南都记者称,该事件属于集团层面的风波,目前尚不掌握具体情况,关于前后几份表述南辕北辙的公告,公司员工确实均系前天与昨天在公司OA系统公开的。此外,有高特佳前员工告诉记者,内耗事件导致公司投融资停滞,不少员工离职。

创始人被除名与否,前后两份文件说法矛盾。而因高特佳债务危机旗下上市公司博雅生物易主受阻,管理层内斗似乎已经公开化。

通报反转:创始人被开除效力违法认定

公司回应前后公告均出自内部系统

高特佳创始人被公司开除的新闻似乎有所反转。3月8日,高特佳内部系统向员工发布《关于“处分决定”无效的通知及近期公司舆情有关事项的通报》。通报内容称,3月7日媒体曝光的两份高特佳内部《处分决定》中,开除蔡达建、孙佳林、李远新等三人的处分认定系违法做出,没有任何效力。

不同于前一日金惠丽没有加盖公章的声明及处分决定,该通报落款为高特佳股东会、董事会,高特佳二股东苏州德莱附公章,高特佳其他股东——厦门高特佳菁英投资合伙企业、苏州高特佳菁英合伙企业、深圳半岛投资合伙企业、厦门和丰佳润投资合伙企业等也均加盖公章,所有加盖股东共持有高特佳股权超过54%。

对此,3月9日,高特佳弘瑞公关回应记者称,该事件属于集团层面的风波,目前尚不掌握具体情况,集团层面也没有相关人员回复此事。不过,其表示关于前后几份表述南辕北辙的公告,公司员工确实都系前天与昨天在公司OA系统层面看到的。

公司管理层内斗公开化

前员工:公司多人离职,融不到钱也投不出去

3月7日,高特佳内部OA系统公布两份《处分决定》及署名金慧丽的自我声明。

其中处分决定中提及,“鉴于蔡达建涉嫌职务侵占、挪用公司巨额资金等等,其种种劣行给公司带来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和巨大损失。经研究决定对蔡达建给予开除处分。从即日起,蔡达建无权以高特佳集团及下属子公司、关联公司名义对外开展活动,今后其在外一切言行均不代表高特佳。”与蔡达建一同被公司除名的,还有前高特佳执行合伙人孙佳林。不值得留意的是,这两份除名文件均未加盖公司公章。

另一份则署名金慧丽的自我声明将近期公司管理层的内斗公开化。该声明表示,“个别股东为获取个人利益,在蔡达建(董事长)的唆使蛊惑下,打着‘救助高特佳’的名义,以‘野蛮人’的姿态非法闯入公司,在没有合法授权的情况下妄图将金惠丽、朱士尧及黄青三位董事扫地出门,以非法方式接管公司。”

实际上,去年公开信事件后,蔡达建已将董事长让与前妻。2021年2月4日,根据启信宝,高特佳董事长已由蔡达建变更为金惠丽。蔡达建间接持股的深圳市阳光佳润投资公司、深圳市速速达投资有限公司、深圳佳兴和润投资公司三家公司的法人代表、负责人也先后从蔡达建变更为金惠丽。截至目前,金惠丽分别直接持有阳光佳润、速速达投资、佳兴和润99%、56.67%和60%的股权,实际持有高特佳41.34%的股权。而蔡达建则通过速速达投资、苏州高特佳菁英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厦门高特佳菁英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持有高特佳11.33%的股权。

有高特佳前员工告诉记者,自己已从公司离职,因高特佳内耗事件导致不少员工离职。此外,其向记者描述了高特佳现状,“很多员工都在抱怨没法工作了,融不到钱,也投不出去。受事件影响,目前到公司上班的同事少了很多。”

公开信风波

高特佳董事长已由蔡达建变更为其前妻

2020年9月10日,蔡达建被前妻金慧丽一封公开信置于聚光灯下。后者在信中指出了蔡达建的7项不轨行为以及因此造成重大经营失控等,上市公司博雅生物牵涉其中。

公开信发布后,高特佳方面回应南都记者称,“公开信所涉及董事长家庭私事部分,公司不便回应。但在2020年初,高特佳就已经设“高特佳弘瑞投资平台”负责募、投、管、退全部业务,建立了以黄青为董事长的新领导班子。蔡达建在新平台不担任任何职务,不参与具体经营事务。”

在此之中,就已经牵扯出高特佳在2017年的一项重大并购失控,即丹霞项目。

2017年4月,作为博雅生物控股股东的高特佳集团主导了这项收购,高特佳集团和博雅生物共同成立产业基金,斥资45亿元收购丹霞生物(收购后更名“博雅生物”)。

2017年5月,博雅生物公告称,拟在2年内向丹霞生物采购总量不超过680吨的原料血浆,总金额在4.02亿元以内。两年后的2019年4月,终止前期采购合同后,博雅生物与丹霞生物签署一份新的采购合同,采购不超过500吨的原料血浆,拟采购金额提升至不超过8.25亿元。在丹霞生物尚大额预付款未交货的情况下,2017年至2019年,博雅生物累计向关联方丹霞生物支付8.17亿元的采购预付款,但实际采购金额为0元。

值得注意的是,该笔交易双方同为高特佳控股企业。博雅生物3年时间预付8亿元多元的采购款,是否属于财务资助?面对监管部门的问询,博雅生物却予以坚决否认,但没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

高特佳遇债务危机

旗下上市公司博雅生物易主受阻

随着高特佳管理层内斗不断升级,旗下上市公司博雅生物易主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上述公开信质疑点也与博雅生物控制权有关。此前,博雅生物股东方高特佳正在与华润医药洽谈股权转让事宜。

2020年9月28日中午,博雅生物发布公告称,高特佳拟将其持有的博雅生物16%的股权转让给华润医药,并将持有上市公司的剩余股份表决权委托给华润医药行使。央企华润医药入场,或能助力博雅生物重见天日。

2月10日,博雅生物发布公告称,平安证券以高特佳未按约定支付转让的价款,为避免申请人财产损失为由,向法院申请仲裁前财产保全,要求冻结被申请人高特佳银行存款18.9亿元或查封、扣押价值相应的财产。截至2021年2月25日,高特佳的主要负债为中信银行通过华鑫信托、平安证券提供的本金共计23.55亿元借款。

因为债务危机,高特佳投资所持目标公司博雅生物的1.04亿股被司法冻结。数额占其所持博雅生物股份的比例为82.20%,占博雅生物总股本的比例为24.39%。对此,高特佳承认,无法通过其自身偿还债务,也就是说高特佳无法解除股份质押及冻结存在实质性障碍。

同日,华润医药发布公告称,因卖方高特佳投资未按约定向平安证券支付财产份额转让款,收购交易须待若干先决条件达成后方可坐实。但除博雅生物于股东大会上批准发行股份以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通过经营者集中审查外,所有其他先决收购条件尚未达成。双方关于博雅生物的交易搁浅。

编辑:向丽宇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