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曾小敏:成立粤语保护中心推动方言文化对外传播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1-03-09 21:10

微信图片_20210228005624.jpg


“如何释放岭南文化的凝聚力和辐射力?”南都记者了解到,2021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针对岭南文化如何走出去的议题,建议成立相关工作小组探究岭南文化与世界文化接轨融合的方式,与大湾区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学界专家学者等交流国际传播经验。

南都记者了解到,去年,曾小敏曾提出关于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粤语保护中心”的建议,教育部对此回复称,广东语言资源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不可或缺的部分,教育部将鼓励支持建设本地语言资源库。

今年3月8日,曾小敏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成立粤语保护中心任重而道远,以粤剧为代表的优秀岭南文化传播形式、场景有限,希望可以让使用方言的地方文化共享数字经济红利,扩大传统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推动传统文化对外传播。

688x1028_60465af91da6a.png

曾小敏。

曾提出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粤语保护中心”的建议

南都记者注意到,去年全国两会上,曾小敏提出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粤语保护中心”的建议。她提出,由国家相关部门统筹协调,粤港澳三地政府联手,组建大湾区粤语保护中心,在大湾区校园课堂推行粤语课,建设粤语有声数据库。

这份建议获得了教育部的答复。2020年9月17日,教育部答复表示,国家非常重视包括汉语方言文化在内的语言文化科学保护。2015年以来,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语保工程”)建设,其中,广东语言资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全省设立调查点数处于全国第二位,其中粤语共设立42个调查点,在香港和澳门也设立了2个粤语调查点。

推行粤语课方面,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教育部推动使用方言的非遗项目进校园。设置与之有关的课程、兴趣班,吸引学生了解家乡方言文化。

在建设粤语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方面,教育部、国家语委建设了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库——中国语言资源库和采录展示平台。在后续建设中,教育部将积极鼓励和支持各地建设本地语言资源库和展示平台。

关于加强粤语系统化研究方面,教育部、国家语委表示,积极支持开展包括粤语在内汉语方言研究工作,组织研制出版《中国语言文化典藏》系列,包括广东怀集卷、澳门卷等粤方言相关成果,同时,依托广州大学设立“国家语言服务与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研究中心”。

关于推进弘扬岭南文化的电视频道落地香港、澳门的问题,教育部在答复中表示,中央及地方广播电视管理部门十分重视对方言文化的传承保护,2019年9月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粤港澳大湾区之声开播上线,以粤语播出为主,并设有客家话、潮汕话等方言节目。

教育部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将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协作,稳妥处理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与方言传承间的关系,继续开展语保工程后续建设。

“相对比以前,年轻一代说粤语的变得越来越少,校园内也很少见到粤语等方言的使用。”今年3月8日,曾小敏向南都记者谈到,去年之所以提交该建议,是因为她观察到大湾区年轻一代对粤语的使用率降低,从而导致他们对岭南文化的认知受限。

曾小敏认为,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粤语保护中心需要多部门合作发力,任重而道远。去年提出建议后,身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她能明显感受到本地对方言文化的重视,“我们会看到关于粤语等方言文化在媒体上的显示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方言教育,在家多与孩子用方言沟通。”

探究岭南文化与世界文化接轨融合的方式

广东粤剧院是粤港澳大湾区粤剧文化事业的引领者,在积极参与湾区文化建设方面,曾小敏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主要关注“传统文化数字化应用”“探究岭南文化的国际传播趋势”等领域的议题。

曾小敏向南都记者谈到,立足于大湾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广东文艺工作者一方面要坚守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同时要创作更多符合现代生活方式、更多年轻人愿意接受的文艺精品,让世界通过大湾区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

“以粤剧为代表,我们有很多以方言作为依托的优秀岭南文化,但传播形式、场景有限,目前还得不到充分传播。”曾小敏认为,传统文化机构可以集合大湾区主流媒体,在相关领域的创意内容的创作与分发、文创产品的研发等方面进行合作,让互联网用户有更多渠道接触传统文化。

另外,曾小敏还建议成立“传统文化数字化应用实验室”。她谈到,传统文化迫切需要对应垂直领域相关平台开放合作接口,让优秀地方剧种共享数字经济红利,从而扩大方言文化、传统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

具体而言,就是让传统戏剧院团与数字机构携手合作,让戏曲的呈现场景不再局限于剧院。

她向南都记者举例,可以成立传统文化数字博物馆,将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虚拟展陈空间融入民众生活;以动画等形式刻画戏曲人物、典型故事,应用于校园内,让更多学生了解本地传统文化。

未来,如何让岭南文化“走出去”?

曾小敏在今年提交的建议中提到,可以成立文化湾区研究工作小组,梳理大湾区文化的内涵,探究岭南文化与世界文化接轨融合的方式,制定明确的执行路径。

她还表示,传统戏剧院团可以建立常态化媒体交流机制,与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的负责人、新闻传播学界专家学者、文化传播企业负责人等,总结交流国际文化传播经验,探究国际传播的趋势与未来,为中国文化输出世界做好准备。

曾小敏还向南都记者透露,2020年她率队启动粤剧社会化考级工作,对此,他们组织编撰了首部规范化、系统化的粤剧社会化考级教材。

“我们希望通过成立粤剧考级鼓励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系统化学习粤剧。”曾小敏表示,今年,粤剧社会化考级试点工作将在广东多个城市启动。

采写:南都记者 黄小殷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1全国两会
走读岭南方言
2021全国两会·即时谈

7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