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一期《自然通讯》刊发的论文,英国和印度的专家研究发现,由于对抗生素类抗药性的不断发展,白喉杆菌感染病例最近20多年来急剧增加,白喉有可能再次成为全球健康重大威胁。据悉,白喉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和潜在致命性的感染,通过咳嗽、喷嚏和直接接触传播,会影响鼻咽部,偶尔也会影响皮肤。
据报道,来自英国和印度的专家分析了从1896年到2018年采集的512份白喉杆菌样本的数据,发现白喉杆菌赋予抗生素耐药性的基因越来越普遍,可能会进化到超越我们目前的疫苗。
同时,报告的病例数正在增加,从1996年到2017年之间年均8105例增加到2019年的16651例,增加了一倍多。
据悉,白喉(diphtheria)通常是由白喉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但无毒的白喉杆菌也可导致全身感染。虽然英国和其他高收入国家的婴儿通常都接种了该病的疫苗,但世界其他地区仍有零星爆发。
研究团队表示,新冠疫情使全球各地的儿童白喉疫苗接种计划倒退,使问题更加复杂。
白喉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和潜在致命性的感染,白喉杆菌通过咳嗽、喷嚏和直接接触传播,会影响鼻咽部,偶尔也会影响皮肤。
研究人员对从患者中分离出来的61种细菌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并将其与另外411种白喉杆菌变异体的公开数据相结合,以绘制出不同疫情的关系和传播方式。
分析显示,来自多个大陆(尤其是亚洲和欧洲)的基因相似的白喉杆菌集群表明该细菌已经在人类中建立并随人类迁移了至少一个世纪。基因组数据还揭示了赋予抗生素抗药性和毒素变异的基因的存在。
论文作者、剑桥大学的Gordon Dougan表示,白喉疫苗是为了中和毒素而设计的,因此任何改变毒素结构的基因变异都可能对疫苗的有效性产生影响。由于毒素变种越来越多样化,疫苗以及针对毒素的治疗方法需要定期评估。
由于毒素变种越来越多样化,白喉疫苗以及针对毒素的治疗方法需要定期评估。
据报道,研究团队发现,基因组前的耐药基因数量一直在增加,最近十年的细菌的耐药基因数量是20世纪90年代的四倍。
论文作者、传染病研究员Ankur Mutreja表示,基因组测序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实时观察到这一点,让公共卫生机构在为时已晚之前采取行动。
“我们绝不能把目光从白喉身上移开,否则就有可能再次成为一个重大的全球威胁,可能是以一种经过改良、适应性更好的形式出现。”他说。
文/南都记者 陈林
编辑: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