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交通规划建设情况简图。
首年计划推进前期研究及建设项目共计130个,项目总投资1040亿元。其中,规划融合项目6个,综合交通项目60个,轨道交通项目5个,市政与慢行交通项目22个,静态交通项目8个,港航与产业项目16个,智慧管理项目13个,2021年力争完成投资超过100亿元,实现年度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7%。近日,汕尾召开市综合交通大会战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讨论《汕尾市综合交通大会战议事协调工作制度》,南都从会上获悉,汕尾将在完成“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港口及物流等6个规划编制的基础上,谋划近145个综合交通项目建设,力争投资超过700亿元,争到2025年初步构建起适应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要求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交通综合重点项目中央商务区综合交通枢纽。
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城市发展有赖交通“先行”。随着厦深铁路、深汕城际捷运全线通车,城市内部红海西路建成通车,汕马路、通航路等一批市政道路全面拓宽优化,汕尾逐渐构建起全新立体交通格局。
据悉,本次综合交通大会战的主要内容,是在完成“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港口及物流等6个规划编制的基础上,推进构建 “三大体系”。一是构建对外大畅通、对内大循环的设施体系,统筹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以补短板强弱项为关键支撑,着力锻造长板发扬优势,补齐短板扭转劣势;二是构建完善配套、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统筹推进综合改革,持续深化政府投融资改革、部门“放管服”改革、项目代建制改革等,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破解要素瓶颈制约,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活力与保障支撑;三是构建全面协调、相辅相成的服务体系,推动交通建设与产业建设、城市建设的同步拓展和良性循环,加快实现综合治理智能化、出行服务人性化、发展平台集成化、产城融合一体化,有力带动城市的能级提升。
在3月8日综合交通大会战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汕尾市委书记张晓强表示,打好综合交通大会战是加快推动汕尾融入区域发展新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的必然选择,是今年全市工作的“重头戏”,必须干出气势,干出精气神,干出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坚决克服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摒除慢慢干、等等看的惰性思维,千方百计抢抓机遇、抢抓要素,放大政策效应,创新路径方法,真抓实干,攻坚克难,鼓足干劲加快上,着力解决项目建设“久拖未决”“争取不够”“推进太慢”等问题,全力推动汕尾交通运输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让革命老区的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为保障各项工作持续推进,汕尾将加快建立完善“市委领导小组—市县两级指挥部”的组织领导机构,形成了领导小组工作会议、总指挥部工作会议、总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会议和专项小组工作会议等4个层级的议事规则,确保决策高效、执行有力。
同时,汕尾市政府制定并即将出台《汕尾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全面开展综合交通大会战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了各领域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并着重从地方立法规范交通管理、编制综合交通大会战三年滚动预算、设立市县两级综合交通大会战专项资金、加大政府债券资金倾斜、前期研究经费保障、征地拆迁激励机制、临时用地管理和弃土处理等各方面,明确了一系列具体保障措施。
深汕西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汕尾段。
今年力争完成投资超过100亿
经过梳理和论证,综合交通大会战首年计划推进前期研究及建设项目共计130个,项目总投资1040亿元。其中,规划融合项目6个,综合交通项目60个,轨道交通项目5个,市政与慢行交通项目22个,静态交通项目8个,港航与产业项目16个,智慧管理项目13个。2021年力争完成投资超过100亿元,实现年度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7%。重点推进广汕铁路、汕汕铁路、深汕西高速公路汕尾段改扩建工程、兴汕高速二期等项目,推进中央商务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一批城市支干线、静态与慢行系统建设,加快建成一批国省道项目、“四好农村路”以及陆丰海工基地码头。同时,以交通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反哺物流产业发展,为汕尾“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建设提速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提出,要发挥东承西接区位优势,联通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和汕潮揭都市圈,建设沿海经济带大通道,打造沿海经济带综合枢纽城市,实现对外大联通;推动建立市通县、县通镇、镇通村以及通海、通景区城市交通网,实现市区、县城15分钟上高速,畅通对内大循环。力争到2025年,基本实现市区与市内组团间45分钟左右通达,与大湾区城市城区90分钟左右通达,与省内其他地级市180分钟左右通达。
整个“十四五”期间,汕尾将谋划近145个综合交通项目建设,力争投资超过700亿元,立足建设大通道、振兴大港航、发展大物流,全力构建“外联内畅、立体多元、绿色智慧”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采写:南都记者 唐建丰 实习生 叶胜堂
图:汕尾日报
编辑:唐建丰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十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