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脱贫攻坚获评全国先进的广东民警:平凡的工作也有神圣感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1-03-14 20:15

“在会场里听到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那一刻,确实很激动,感觉自己日常非常平凡的工作,真的跟这么伟大的事业联系在了一起,有一种神圣感。”3月8日,黄文学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到。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广东省罗定市加益镇合江村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广东省公安厅政治部机关工会办公室主任黄文学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5年间,黄文学推进危房改造工程,带领工作队探索创立“先垫资后建房再奖励”,先后垫资四百多万元,仅用两年半时间就完成79户贫困户的危房改建、新建工程。他思考合江村的发展振兴之路,在村里盖起了工厂,建起了光伏大棚,村集体年收入突破了80万元,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微信图片_20210311175206.jpg


改善村医疗教育条件直面乡村贫困症结

2016年3月,由3名队员组成的广东省公安厅扶贫工作队进驻云浮罗定市加益镇合江村,黄文学是其中之一。2018年底,第一批工作队收队,厅里派来了新队员,而黄文学为了工作延续性选择留任,成为驻村第一书记。5年来,黄文学带领合江村一步一步走出了贫困落后的局面。

黄文学向南都记者介绍,罗定位于两广交界地带,地处偏远山区,而合江村则更加偏僻,从广州开车抵达罗定市后,还需再开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村里。

微信图片_20210311175154.jpg


他回忆,初到村里时,发现各项基础设施极其匮乏,村路泥泞不堪;到贫困户家里,发现村民睡的床就是用四块石头支起来的木板,屋里连像样的灶台和水桶都没有。“完全不具备生活条件”,他感叹,“整个村可以用破败不堪来形容”。

不仅如此,扶贫队在分析合江村情况后了解到,村里超过150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约三成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孩子的上学问题也加重了当地村民的负担。

对此,扶贫工作队迅速采取帮扶措施,在乡村设立医疗救助金。为提升村里整体医疗水平,扶贫队又对加益镇卫生院进行彻底的改造升级。同时,省公安厅还下拨一批物资对病房进行装修,拨款为卫生院配备新的救护车。

在医疗基金和医疗保险的支持下,贫困户“看病难”的问题得以解决,村民对个人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再穷不能穷教育。”黄文学回忆5年前合江村的教育条件时,心中不免感到酸楚。他形容,合江小学的教学楼又小又破,没有食堂,没有运动场所,也没有教师宿舍。

从2016年开始,省公安厅党委批准设立合江村助学基金,多方筹集了50万元资金,为贫困户的孩子解决入学困难,保证所有适龄儿童进入学校。此外还设立奖学金,贫困户的子女考取本科每年奖励2000元,考取重点高中每年奖励1000元;初中生每年补贴300元,小学生每年补贴100元;非贫困户子女考取重点高中当年一次性奖励1000元,考取本科当年一次性奖励2000元。

2018年9月1日,合江小学改造项目一期工程顺利竣工。紧接着,二期工程建设项目也顺利开启,新的教师宿舍楼、塑胶跑道、足球场、篮球场、电气化厨房和餐厅依次亮相。

在教育环境改善和助学基金设立的背景下,合江小学的学生数量从原来的170人左右增加到超过320人,教师数量也几乎翻了一倍。

打造肉桂光伏等龙头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除了医疗、教育条件的改善,扶贫队还致力于培育发展合江村的肉桂、光伏等龙头产业,以带动村民就业。

黄文学告诉南都记者,肉桂种植是合江村的传统产业,几十年来,村里一直延续着肉桂种植的传统,种植面积约2200亩。

微信图片_20210311175201_副本.jpg


为了增加种植面积,扶贫队发动村民种植了200万株肉桂树。考虑到合江村地方交通不便,农民到镇上出售桂皮并不划算,扶贫队决定开设桂皮加工厂,实行“产供销三合一”模式,直接在村里加工、出口桂皮。这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还为贫困户提供了不少工作岗位。“我们希望能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后面会继续深化产业链。”黄文学表示。

此外,合江村还投资了光伏发电产业,他们对光伏发电产业模式进行了创新,致力于打造光伏立体农业——在种植地上搭建大棚,棚顶发电,棚下种植农作物。

黄文学介绍,2016年至今,投入到合江村脱贫振兴工程的资金已逾8000万元;2019年底,合江村实现全村贫困人口脱贫和贫困村出列。

也是在2019年,省公安厅启动了合江村新农村二期工程项目建设,将东风和红星两个自然村作为重点打造对象,对自然村进行全面绿化、美化,修建环村道,开启“一河两岸”建设工程。

黄文学向南都记者提及,当时有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到村里,惊讶地表示,一两年没回来,家里竟建得和大城市差不多了。

曾经,合江村是罗定市贫困人口最多、面积最大、扶贫难度最大的省定贫困村之一,贫困户年收入不足4000元。如今,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万元,村集体收入达80万元。改造危房、完善医疗保障、教育保障体系、建造桂皮加工厂、投资光伏产业......

驻村5年的黄文学,几乎熟悉每一户贫困家庭的情况,而村民们每每见到他,都热情地款待他,以表达感谢。

今年6月,黄文学就要离开合江村了,接下来的几个月,他准备与下一批队员交接相关工作。“总感觉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好像村里的事情永远都做不完。”他说。

采写:实习生 丁怡文 南都记者 敖银雪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回访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