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如何表现两万五千里长征?美术经典告诉你

南方都市报APP • 要闻
转载2021-03-12 12:57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选段

1959年,画家李可染以

毛泽东诗《七律·长征》为题

创作了中国美术史上的

一幅经典国画作品

《长征》

708261a03c59dc04.gif

842x1265_d3280dc0a3f390d8.jpeg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

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

胜利完成了震撼世界、

彪炳史册的长征

971x544_8472463dc16a5320.jpeg

在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

在紧张的战斗间隙

跋山涉水的毛泽东主席写下了

《清平乐·会昌》《十六字令(三首)》

《忆秦娥·娄山关》《念奴娇·昆仑》

《七律·长征》《沁园春·雪》

等多首诗词


观看视频

听专家解读诗词背后的故事

这些诗词充满着

热情坚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艺术再现了红军长征历经艰难

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

反映出毛主席内心坚定的革命信念

描绘了长征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24e325f2ed3d2c21.gif

《七律·长征》

是毛泽东长征诗词的巅峰之作

既是长征的史诗

也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

崇高革命精神的赞歌


1959年

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

原中国革命博物馆邀请李可染

以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为题

创作一幅山水画

1080x610_3c87e0b843ec517d.jpeg

接到这个任务后

李可染陷入了沉思

他觉得这幅山水画必须是新山水画

让人一看就有新的气息


《长征》这幅作品可以说是李可染

首次离开写生对象

虚构的一幅山水画


他运用“以小观大”和“高远”的手法

画出了几十个层次的山水

表现了山峰的不同形态

ffaac1bec20ad4d7.gif

峰、峦、叠、嶂中

主峰、次主峰和山冈

在形式上相对照

9a0e3267f033ab37.gif

配以后面的群峰

更加展现出

毛主席《七律·长征》的诗意

整幅画作留白部分很小

李可染匠心独具

利用传统山水画题跋

“齐头不齐脚”的特点

将毛主席诗词与画作形态相呼应

1119x627_6f30c0a1fe9fc289.jpeg

画作中星星点点的红旗

既贯穿起红军长征的队伍

将长征的路线和行进的动态感

清晰呈现

又起到了引路灯塔的作用

所以我们说实际上在浓黑中间的点点红色,恰恰是一个非常点题的、带有精神象征性的一种智慧的用法。

——美术评论家于洋


更多精彩点评先睹为快!

毛主席在长征期间创作的诗词

塑造了红军英雄们的群体形象

他们具有崇高的革命理想

和共同的奋斗目标

这些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

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豪情壮志

在新时代的今天

它仍然激励着人们为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而努力奋斗!

1117x629_cc15cb329a115815.jpeg接到邀请之初

李可染是如何构思作品的?

画作背后还有哪些

鲜为人知的党史故事?


让我们跟随党史专家江英

美术评论家于洋一起

了解《长征》背后的故事!

6974f07d1f0e3dad.gif

更多精彩内容

敬请关注 

CCTV-1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

△节目完整视频丨美术经典中的党史《长征》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任国庆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