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违建处置路径,深圳福田提前完成拆违任务,今年任务翻倍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1-03-13 15:48

南都讯 记者张馨怡 3月12日,福田区召开2020年查违工作总结暨2021年查违工作部署会。去年,福田区治理违法建设建筑面积66.93万平方米,为打造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快速腾挪空间创造了良好条件。福田区通过运用法律手段,从追缴、罚没、没收实物等三条违建处置路径上探索,追缴拆违经费98万元;处罚款及没收违法收入3.12亿元。

 

800x534_604b61ca70444.jpg



800x534_604b61c3ba0dc.jpg



去年治理违建66万㎡,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腾挪空间

2020年,福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积极谋划,与城市更新、住房建设等部门密切联动、协同推进,各街道狠抓落实、多点开花,全年治理违法建设建筑面积66.93万平方米,提前4个半月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违法建设治理任务。

全程参与香蜜湖片区综合整治行动,依法依规整治违法建筑,2020年重点拆除了红星美凯龙、世纪中心、联合华鹏汽车市场等多处违建,拆除违法建筑27万平方米,清理违法建筑侵占土地15万平方米,截至2020年9月香蜜湖综合整治行动收官,累计清拆违法建筑50万平方米,清理违法建筑侵占土地135万平方米,为打造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快速腾挪空间创造了良好条件。

 

实施“违建预防”工作机制,突破产业类历史遗留建筑确权

创新实施“违建预防”工作机制,违法建设持续保持“零新增”。通过参与新建楼盘规划验收、实施楼盘督导巡防、无人机天眼智能监察等前置管理措施,不断筑牢查违源头监管防线。区、街规划土地监察机构提前介入,主动对项目开发商、建设方开展“双约谈”,督促其遵纪守法。聘请51名党性意识强、社会责任感强的党员担任党员义务监督员,将查违监督触角延伸至社区网格。

大力开展“违建监督小讲堂进社区”“违建预防宣传进小区”活动,制作的违建预防警示教育片在《学习强国》等媒体上推广,向市民广泛传递“违建不可为”理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20年福田区共受理涉及规划土地违法类案源数1520宗,立案82宗,结案76宗,结案率92.68%,案源线索同比下降11.73%。

此外,产业类历史遗留建筑确权取得新突破。区规土监察局会同住建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福田管理局克服困难,全力推进历史遗留建筑确权工作进程,各街道、股份公司积极开展库内历史遗留建筑“应报尽报”。2020年12月,在2019年公共配套类历史遗留建筑成功确权的基础上,梅林街道上梅社区祠堂村工业区8栋成功拿到福田区第一宗产业类历史遗留建筑简易处理通知书。

 

追缴违建经费全国领先,罚没违法收入3亿

福田区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从追缴、罚没、没收实物等三条违建处置路径上探索。具体而言,2020年共追缴拆违经费98万元;处罚款及没收违法收入3.12亿元;完成对位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远鹏研发大厦违建物的没收,全年没收违建实物2.3万平方米,没收实物面积全市第一,有效震慑了违法建设行为。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福田新三十年的开启之年,也是深圳市违法建设治理攻坚行动的决战之年。据悉,全市规划土地监察队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违法建设治理任务翻倍下达,防违控违工作日益严苛,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处理“量”“质”双重要求。

福田区作为中心城区,如何打好违法建设治理攻坚仗,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解决违法建筑等突出问题,为高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贡献福田查违力量,会议要求:

坚持零增量不动摇。坚守底线意识,坚持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要牢牢守住违法建筑“零新增”的政治红线,坚决做到“一冒头就打、一动土就拆”。充分运用法治手段、法治思维治理违建,通过物业城市、全域治理模式,把查违共同责任延伸到每一寸土地、每一处建筑、每一个责任单位、每一个责任人。

坚持主动创新不停步。要进一步完善部门联动、物业责任联动等行之有效的联动机制,利用无人机、激光雷达、3D视觉等先进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人力成本,降低人为巡查的弊端。结合今年股份合作经济转型和城中村现代治理双提升行动,消化历史违建存量。

坚持紧抓安全质量不松懈。安全底线不容放松,要充分吸取以往违建坍塌事故教训,进一步梳理存量历史违建,将存在危险性的建筑优先纳入清拆对象。清拆过程要严格执行住房建设施工安全有关规定,严防在清拆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据了解,2021年,福田作为中心城区,要在执法质量、创新方面做出福田品牌,将完成今年124.59万平方米的违法建设治理任务,以实际行动和卓越的工作成效,庆祝建党100周年。

编辑:陈欣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