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七制作“七样菜”
作者:广东实验中学初二 余忠壅
七样菜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菜式。在潮汕,正月初七,人们有吃七样菜的习俗。家中长辈说该习俗由来已久:每逢春节,人们将七种蔬菜放在一起烹调,取个好意头。
曾经,七样菜有严格的菜品要求:萝卜、厚合菜、葱、大蒜、韭菜、芹菜、春菜,缺一不可,也不得置换,因为每一样菜都赋予了特有的寓意。但如今,但凡有个好彩头的,都可以拿来做七样菜。为了尊重传统,我这次便决定用“原原本本”的七样菜品烹饪七样菜。
一大早,我和妈妈去到专卖潮汕菜的摊档采购七样菜。为了让七样菜更香,我决定买一些半肥半瘦的猪肉煎出油来,随后再加入七样菜。
回到家,首先,洗好七样菜,将萝卜切成丝状,而葱、大蒜、韭菜、芹菜则切得细短一些,妈妈说这样容易调出香菜的清香;厚合菜和春菜则可以稍微长一点,方便夹起。随即切好猪肉,用盐腌拌一下,注意一定要半肥半瘦,这样才能做到既有猪油的香味又有猪肉的独特味道。接着,打火,烧干锅内的水分,随后加入猪肉,开武火煎炒,当猪肉开始出油时,再下微量食用油,引出猪油。在滋滋的油炸声中猪肉的油脂被全部煎出,香味弥漫在空气中,令人垂涎。待肥肉部分萎缩到最小后,将七样菜一齐加入,盖上锅盖。两分钟后,蔬菜软化,此时打开锅盖,加入少许食盐,开始翻炒,让猪油的香慢慢渗透到七样菜的每一个细胞中,油香夹杂着扑面而来的各种香菜的味道让人精神一振,仿佛菜品已经摆在你面前,等待你起筷。
最后,盖上锅盖关火,稍候片刻,等着蔬菜吸油入味,一道七样菜就可以出锅了。拿出瓷碟,装上鲜香扑鼻翠绿欲滴的七样菜,淋上汁水,便可以上桌了。
说起七样菜的寓意,我再一次实实在在地佩服家乡民众的智慧。萝卜,在潮汕话中发音“菜头”,谐音彩头,意在讨个好彩头;厚合菜则谐音厚道和谐;葱,寓意聪明;蒜,寓意“会算”,指精明;韭菜,谐音“久”,意在长长久久;芹菜,谐音“勤”,寓意人们在新的一年里勤劳能干。春菜暗指万物回春,富含生机。这一件件食材被烹煮在一起,寄托着潮汕人们对来年的美好期盼,被端上桌,难怪大家说这是春节必吃菜式。
其实,从科学的角度,这道菜也体现了人们就地取材,科学饮食的智慧呢。新年人们常常大鱼大肉,容易消化不良而引起各种不适。而七样菜中,萝卜恰可以降火消食;厚合菜,也称莙荙菜,富含食物纤维,润肠通便;春菜清热降燥;葱、大蒜、韭菜、芹菜此类香菜则有升阳行气之效,在初春食用,正合时节。
吃上一口,各种蔬菜在用猪油焖炒过后不再过于清寡,口味变得接地气了起来;而猪油的味道恰到好处,与蔬菜混合后也不再油腻,但却让菜品韵溢着荤油香味。
春节之时,和爸妈一起制作、品味这么简单易做却又传承家乡人们节庆饮食智慧的菜品,真可谓是美好的回忆啊!
平台简介
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主要面向中小学生,聚合优秀师资,提供别具一格的写作主题,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主写作。每周精选部分优秀作品刊登于报纸,并邀请名师名家点评作品。同时也会不定期举办特设主题征文活动,并提供南都小记者培训课程,扫下面二维码加入平台一起写作吧!
整理:南都记者 梁艳燕
编辑:游曼妮 实习生 黄婧
编辑:游曼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