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2021年上半年度征兵报名正式结束。几天后福田区应征报名统计数据出炉:福保街道大学毕业生报名数超过任务数2倍。3月13日,福田区2021年春季征兵电脑摇号定兵去向,最终福保街道有10名大学生确定入伍。福保街道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部长刘林峰介绍,今年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征兵工作,探索了数据采集、靶向宣传、信息分析、目标锁定的征集新模式,让“沉睡的数字”发挥效益,走开了“大数据+征兵”的精准征兵路子。
精确寻找目标——
大数据普查,适龄青年不漏一人
“有了大数据的助力,动员发动不仅省时省力,效率还非常高!”福保街道征兵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以往为了搜集优质兵员信息,征兵办需派出专人前往各地对适龄青年进行摸底调查,逐个登记年龄、住址、身份证等基本信息,费时费力。今年,福保街道武装部与公共服务办、区教育局、公安等部门建立信息联通共享机制,共享适龄青年个人就学记录、现实表现和文化程度等基本信息,采集辖区户籍98%的适龄青年流动数据,建立征兵数据库,将街道辖区内5年来被各地高校录取的18周岁至24周岁的大学生适龄青年进行筛选,并按照属地原则分发给5个社区进行网格采集核查。
处在征兵一线的福保街道武装部率先尝到了大数据助力征兵工作的甜头。2020年12月底,福田区武装部下发了开展兵役登记工作的预先通知,福保街道大学生应征报名的预分任务数是6人。福保街道武装部干事陈浩立即根据大数据普查呈现的数据,对辖区231名适龄青年的基本信进行“按图索骥”,一周内就收到8名青年的报名意向。
“征兵链”搭上“数据链”,与多部门大数据无缝对接,较好地解决了兵役机关“无处找米”的难题,让征兵工作的社会效应大幅提升。
福保街道报名入伍的新兵正接受核酸检测
精细描绘画像——
多维度分析,勾勒真实参军意向图
“我们街道有18人参军意愿强烈,还有29人可以尝试动员……”1月28日,福保街道800余名适龄青年参军入伍意愿分析表统计完毕,用时不到3天。福保街道人武部陈干事说这得益于他们的前期靶向推送宣传和后台综合分析。
为了提高征兵宣传的效果,福保街道今年按照“精准投放”“靶向发力”的理念,对照兵员征集年龄规定,从区域登记人员中筛选确定18至24岁适龄青年为目标群体。自1月20日起,福保街道武装部联合区域网络运营商,向目标群体推送征兵宣传资料,内容涵盖全国征兵网链接、参军报名咨询电话等相关信息,由街道退伍兵拍摄的征兵宣传片更有效的贴近生活,确保征兵信息快速有效地触达目标群体。
据参与征兵宣传的网络运营商技术人员介绍,系统后台可以根据用户观看广告时长、点击内层界面次数等作出意向判断,经数据分析后进行初步分类。他举例介绍,他们分3个波次向1500适龄青年、4000家长的朋友圈投放征兵宣传片,完整观看朋友圈外层短片并点击进入内层界面反复浏览全国征兵网信息的人员,可以定义为“非常感兴趣人员”。
“征兵信息直达适龄青年‘朋友圈’,不只是创新了征兵宣传方式,还为后期精准动员奠定了基础。”福保街道武装部领导说。
征兵广告投放在福保街道辖区内的马成时代广场大屏中
精准服务对接——
点对点引导,锁定高学历青年
“征兵办出台的十个‘一对一’精准服务措施,为我们应征青年提供贴心服务,很暖心!”2月7日,福保街道石厦社区户籍的大学生小王收到福保街道征兵办发送的征兵服务信息后高兴地说。同小王一样,福保街道还有300余名适龄青年收到同样的征兵宣传短信。
“推出精准服务措施,就是为了让应征青年少跑腿。”福保街道人武部领导介绍,锁定应征青年后,如何快速有效地跟进动员是关键。为此,福保街道专门推出应征对象政策咨询、报名求助、体格检查、政治考核、预定兵员疫情防控监测、役前训练、预定兵员方向填报、入伍兵员学习成才等十个“一对一”精准服务内容,了解应征青年的想法和需求,回应他们的疑惑和关切。
“没想到这么快!”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读大学生小吴早上刚刚在全国征兵网上报了名,中午福保街道武装部的工作人员就打来电话,向他说明应征的各个环节和注意事项,并留下了联系方式。这样的举动让他觉得很贴心。
此外,结合线上宣传,福保街道还组织征兵一线工作人员和高校辅导员跟进指导,实时答疑,实行点对点精准服务,切实打通大学毕业生参军“最后一公里”。
福保街道武装部领导信心十足:“大数据助力征兵工作事半功倍,推动建设高质量征兵工作体系的同时,也必将激励更多的福保青年踊跃参军报国。”
福保街道党工委书记余杰慰问入伍新兵
采写:南都记者张馨怡
编辑:李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