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16日晚间,途牛旅游网公布了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未经审计的第四季度及2020财政年年度业绩报告。
数据显示,2020年四季度,途牛收入1.187亿元,同比下降73.7%,降幅环比连续第二个季度收窄;但当季度净亏损达到了9.22亿(去年同期亏损4.01亿);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则净亏损为8.85亿元,创下近3年单季度最大亏损幅度,且高于2019年全年净亏损(7.294亿)。
或受业绩影响,途牛开盘后股价大跳水,最终下跌5.58%,收报3.72美元,市值降至4.59亿美元。
2020年全年,受疫情影响,途牛净收入为4.503亿元,同比下降80.3%,该降幅高于携程、Airbnb等多个同行的同期水平。由于受到国际和国内部分地区团队游暂停的影响,途牛占总收入67%的打包旅游收入为3.024亿元,同比下降84%。2020全年净亏损13亿元,为近4年新高。
疫情以来,各公司加大力度削减营销等成本,途牛的各成本在去年的前三季度也下降了50%-70%。但到了四季度,营业费用的增长,直接导致了公司的亏损。数据显示,2020年,途牛的营业费用为16亿元,同比下降20.4%,其中研究和产品开发费用,销售和营销费用两项,降幅分别达66.9%、59.7%,而一般和管理费用为11亿元,同比增长48.0%。该指标在2020年四季度的同比增幅更是高达147.4%,导致当季度亏损显著增加。
对该指标的增加,途牛方面说明称:“疫情令应收账款准备金增加了8亿元人民币。”如若排除这一因素,去年四季度的一般和管理费用应为4500万元。”“全年运营费用上升主要是受新冠疫情影响,如不计非现金项目在管理费用中的减值,途牛四季度和全年的管理费用较去年同期均有大幅下降,亏损较去年同期收窄。”截至2020年12月31日,途牛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限定用途现金和短期投资合计为16亿元人民币,环比上季度持平。
自上市以来,受线下直营门店运营效率低,市场营销费用转化率有限等因素影响,亏损的“阴云”始终缠绕在途牛身上。
南都记者梳理途牛财报数据了解到,2014上市以来到2021年,7年其净亏累计约73.039亿元人民币。期间,尽管曾在2018年实现了上市以来首次全年盈利(非美国会计准则下),以及首次全年经营性现金流转正,但在2019年第一季度再度发生净亏损,且达到上年同期的3倍多,使得原本收窄的亏损趋势在2019年再度扩大至7亿。
去年6月,凯撒集团宣布以4.58亿元收购京东持有的途牛A类普通股,取代京东成为途牛的直接股东。股份交割完成后,凯撒对途牛持股21.1%,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仅次于持股27.3%的海航。而在此之前的5月份,途牛股价曾连续一个月的交易日低于1美元,按照美股纳斯达克规定,公司股票险些被停止在纳斯达克市场的交易。
南都记者了解到,疫情发生前,途牛一度放缓了直营门店的扩张计划,不过为了提升目的地服务质量,据财报披露,去年又新增筹建了两家随往直营地接社。据介绍,去年跨省游开放后,途牛在全国超30家随往直营地接社持续优化服务,三季度包括团队定制在内的定制游产品GMV环比增长超800%。最新数据称,去年四季度,使用直营地接的产品GMV占打包旅游产品GMV的近四分之一。
途牛旅游网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敦德表示,过去一年,“我们不断突破难关,调整业务重心、加速产品升级、探索新兴渠道,积极恢复国内游业务。新的一年里,我们会继续坚持做好产品、好服务和好系统,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迎接旅游行业更强劲的复苏。”途牛管理层预计,由于疫情的持续影响,2021年第一季度的净收入将在人民币6090万元至人民币6960万元之间,同比下降60%至65%,环比有望进一步收窄。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
编辑:田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