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戒毒人员回归社会有人管,广州案例入选司法部案例库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政务
原创2021-03-18 14:51

3月18日,南都记者获悉,司法部近日公布了2021年3月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精选案例,其中,由广州市司法局报送的《帮助“三无”解戒人员程某顺利回归社会的综合教育戒治案例》作为广东省唯一一则戒毒案例,入选全国戒毒系统十佳精选案例名录。

2019年,走出高墙时,戒毒人员程某一无所有。2020年9月17日,解戒17个月的他已是有业可就、有房可住、有家可归的幸福耕耘者。

微信图片_20210318133516.jpg

程某在潭岗所参加回归社会宣誓仪式。通讯员供图

多次吸毒被强制戒毒

走出高墙时他一无所有

戒毒人员程某,男,1975年出生,广东广州人。1997年开始吸食毒品海洛因,2014年起吸食冰毒,2017年因再次吸食冰毒被送往广州市潭岗强制隔离戒毒所强制隔离戒毒两年,2019年因表现良好提前解戒。

程某是从小被养父母抱回家收养的孤儿,养父母在其强戒期间相继去世,仅有的几位父辈亲戚不堪其多次戒毒的烦扰,早已与其断绝来往。原居住的公有租房不再续租,入所前从事书店管理员的工作,但书店业已倒闭。无家可归、无亲可投和无业可就的“三无”问题成为压在程某心中的三座大山。

在潭岗所回归指导区接受回归社会教育和“一教三谈”(一次出所教育和三次出所面谈)课程中,戒毒所民警和驻所禁毒社工掌握了程某的“三无”情况并对其需求进行精准评估。

了解到程某一直与在市女子所强戒的女朋友保持书信来往,双方感情甚好,都有着不复吸的强烈愿望。民警和社工认为程某若能顺利组建家庭,建立稳固的家庭支持系统,将对双方戒毒康复起着积极作用。

通过分析《职业锚测评》,发现程某当前最大需求是就业,其职业锚为“安全/稳定”类,这类人多按雇主的要求行事,以此来维持稳定的工作。

多人协助解决就业问题

解戒人员走出人生低谷

解戒当日,通过无缝衔接,由专职人员接送程某回到户籍地,及时办理了社区康复报到等相关手续,开始了为期三年的社区康复。社区禁毒社工提前从潭岗所民警得知其无家可归、无处安身的困境后,积极做好系列协调工作,使邻居同情程某的困难,愿意将门口屋檐下的旧沙发供他暂住,程某的住宿问题暂时得以解决。

解戒以来,程某由于没有经济来源、没有积蓄,经常是一天只能吃一餐。潭岗所民警和社工了解情况后,一同实地探访程某,为其送来饭盒、方便面和衣服等基本生活食品,解决其燃眉之急。后来,在街道禁毒专干、心明爱社会服务中心社工的协助下,程某还顺利补办了身份证,申请了低保救助。

与其他戒毒人员类似,程某在应聘就业过程中并不顺利,出所后近一个月仍未找到工作。在潭岗所民警和社工的帮助下,程某在街道办的介绍下找到了一份搬运工工作。程某有了经济来源,单独租了一间小房子,基本生活得到进一步保障,顺利度过了解戒后三个月的复吸高危期。

民警和社工持续引导程某规划未来,鼓励其坚守戒毒信念。2019年8月,程某迎来了从女子所提前解戒的女朋友,两人一起居住在不足15平方米的出租屋内,房子虽小,但不影响两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未来生活的希望。

2020年1月,程某在民警的鼓励下,凭借其人脉关系和吃苦耐劳的品质,顺利在水产市场找到一份工资更高的工作。这让新组建的家庭更有保障、其社会支持系统更加坚固。

微信图片_20210318133616.jpg

潭岗所联合尚善社会服务中心社工到程某家中进行回访。通讯员供图

2020年9月17日,潭岗所民警家访程某,发现程某戒治意愿从出所前的50%上升至100%。此外,从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指导站禁毒专干、禁毒社工处得知,程某解戒17个月以来,能严格履行社区康复协议。如今,程某有业可就、有房可住、有家可归,携手女友过上幸福的小日子。

社会工作介入戒毒领域

多措并举促就业

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往往会受到社会歧视,面临“就业难、融入难、戒断难”的“三难”问题,而“无业可就、无家可归、无亲可投”的“三无”社区康复人员更是难上加难,此类人员极易复吸。

广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抓好三个层次的介入工作,有助于戒毒人员顺利回归社会。 

潭岗所自2017年10月以来,由驻所禁毒社工,专门负责广州籍解戒人员的无缝衔接。街所共建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指导站,借助远程视频帮戒系统,开展延伸帮扶工作,保障指导站实体化运作。

程某从“三无”转变为“三有”人员,强戒所民警联合驻所社工、街镇禁毒社工等社会力量,衔接延伸帮扶,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戒所在回归指导区教授他们重建社会支持系统的技巧,让戒毒人员增强戒毒的决心;专业社工还在社区康复期间,引导解戒人员正确处理与邻居、同事、亲朋好友的关系,助其调适社会关系及重获社会支持。

解戒人员能否成功就业,这是他们真正融入社会的重要标志。强戒所通过回归社会教育,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职业能力和意向,树立积极的求职理念;根据戒毒人员的特点、就业意愿和社会需求,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戒毒人员考取职业技能资格或等级证书;为即将出所的戒毒人员定期提供就业和招聘信息,为戒毒人员就业创造条件。

采写:南都记者何生廷 通讯员林春媚 李才胜

编辑:何生廷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