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反侧入睡困难可能是病,但如果是那种站着、坐着、聊天、工作时也能秒睡的状况,也可能是严重的睡眠疾病-发作性睡病。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潘集阳教授分享了接诊的真实案例,提醒大家一定要重视这种特殊情况下可危及生命的疾病。“此外,睡眠与免疫密切相关,长期睡眠障碍或睡眠剥夺,会引起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紊乱,引起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肿瘤、卒中、抑郁等心身疾病,大家一定要重视改善自己的睡眠状况,提高睡眠质量。”
南都资料图片(文图无关)
小伙子吃饭时都能“秒睡” 六成这类患者会猝然倒地
正在上高二的小李同学是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朝气蓬勃,平常很喜欢体育运动。可是最近半年他好像变了个人,上课总是打瞌睡、无精打采,也不爱和同学玩耍,原本优异的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随时随地都能睡着,有时候大笑或生气的时候还会跌倒。
10余天前,小李在吃饭的过程中突然睡着,后被家人叫醒,送到当地医院急诊,检查无异常,医院进行补液处理后效果欠佳,小李还是时不时突然睡着。
4天前,小李在步行过程中和家人交谈甚欢,开怀大笑时突然双下肢发软跌倒在地,后在当地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完善头颅MR和颈椎MR均未见异常。在亲戚的推荐下,小李家人带着他来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睡眠门诊就诊。接诊的该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潘集阳教授帮他完善了相关量表和夜间多导睡眠监测、日间多次睡眠潜伏试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及对小李病史的详细了解,他最终被诊断为发作性睡病。给予相关药物对症治疗后,小李白天的嗜睡明显改善,学习能力也逐渐恢复。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神经疾病,目前约影响全世界20-67人/100000。多达60%的患者会发生猝倒症,这是清醒时肌肉紧张非自主地消失的现象,通常由强烈的情绪引发的。其他症状还包括夜间睡眠紊乱、睡眠幻觉和睡眠麻痹等。
药物治疗为主,辅以生活习惯调整
潘集阳表示,发作性睡病的危害非常大,第一,患者会突然发生不可控制的睡眠,并且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分场合,睡眠发作的时候无法控制,所以会给工作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比如开车的时候突然睡着,从事危险的体育活动,如登山、游泳会发生跌倒、骨折或者溺水,都会严重危害安全甚至危及生命。第二,患者在清醒状态下,身体的随意肌经常突然失去张力而跌倒在地,通常持续几秒钟,偶尔可以达到几分钟,但是没有意识丧失,因为跌倒发作没有先兆,所以也非常容易造成人身伤害甚至生命危险。第三,会导致患者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学习困难,影响青少年的认知功能。另外,由于睡眠中会出现强烈的幻觉,所以患者的心理压力特别大,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如抑郁易怒、喜笑无常攻击等行为。
“发作性睡病临床上以难以控制的日间过度睡眠(EDS)为特征,往往伴有猝倒发作、睡眠瘫痪、睡眠幻觉等其他症状,合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2014年,国际睡眠障碍分类修订版(ICSD-3)对发作性睡病提出了诊断标准,将发作性睡病分为I型(NT1)和II型(NT2)。”
患者具有白天过度嗜睡症状至少3个月;同时至少具备以下两条中的1条:1.猝倒发作,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显示睡眠潜伏期≤8min,出现两次及以上的睡眠始发快速动眼期睡眠;2.脑脊液hcrt浓度≤110μg/L或<1/3平均正常对照值,即可诊断为I型发作性睡病。而要诊断为II型发作性睡病,相对来说则要复杂些,需具备5个条件,具体由医生来判断。
发作性睡病患者,首先需要调整生活习惯,比如增加白天的睡眠时间,尽量不从事长时间持续性工作的行业,但这种辅助性的治疗措施作用不大,主要还是要靠药物治疗,大部分的患者都需要进行药物治疗,主要为控制猝倒发作及治疗日间过度睡眠。
新华社照片
睡眠不好会降低疫苗免疫效果
睡眠不好,和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有着密切关系,大量的研究业已表明,日均睡眠低于6个小时,罹患上述慢性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除此之外,睡眠不好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相关的研究甚至表明,同样是接种疫苗时,接种人群的睡眠好坏还会直接形成疫苗应答差。”
潘集阳表示,目前国际、国内的大量研究都已经涉及了睡眠和疫苗免疫效果领域,结论非常明确。“正常睡眠可以让机体在晚间分泌抗炎性因子,对于抗感染等都有重要意义。长期睡眠障碍或睡眠剥夺,会引起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紊乱,引起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肿瘤、卒中、抑郁等心身疾病,甚至认知功能下降,加快老年痴呆等。”同时睡眠障碍能诱发神经免疫性疾病症状的恶化和疾病进展。良好的睡眠有利于提高免疫力,减少炎性反应,降低机体炎症性疾病的发生率,同时也有利于躯体疾病的恢复。
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最新睡眠调查报告,在过去一年时间里,人们的整体入睡时间延迟了2到3个小时,对睡眠问题的搜索量也增长了43%。但同时人们对睡眠存在知行不合一的问题。人们重视睡眠,但又由于没有第二天早起工作的压力使晚睡晚起成为新的生活规律;白天睡眠时间过长,导致晚上入睡困难;焦虑情绪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失眠……如何改善自己的睡眠状况,提高睡眠质量呢?
潘集阳建议:
①睡前4~6小时内避免接触咖啡、浓茶或吸烟等兴奋性物质;
②睡前不要饮酒,特别是不能利用酒精帮助人入睡;
③每日规律安排适度的体育锻炼,但睡前3-4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
④睡前不宜暴饮暴食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等;
⑤养成规律的起床和睡觉时间;
⑥调节情绪,化解生活压力等。
如果睡眠问题影响到了日间学习、生活功能,应及时到医院睡眠门诊或睡眠医学中心就诊。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张灿城
编辑:王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