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画融合,深圳诗人何鸣《自画像》诗集首发与画展开幕

南都N视频APP · 深圳资讯
原创2021-03-21 17:57

800x600_6057093543752.jpg



16_副本.jpg


南都讯 记者谢湘南 3月20日,“那些不能被忽略的抒情——何鸣《自画像》诗集首发式暨画展酒会”在深圳湾万象城前檐书店举行。在活动现场,诗歌评论家、北京大学教授谢冕,学者、深圳大学特聘教授丁学良,北京大学教授李扬,诗人、诗歌评论家徐敬亚等对何鸣的诗歌与绘画作品进行了点评。

南都记者在活动现场了解到,诗人何鸣生于安徽省马鞍山市。1987开始诗歌创作。作者曾获《诗歌报》全国诗歌大奖赛三等奖(铜奖),作品散见于《星星诗刊》《汉诗》《人民文学》《中国作家》等刊物,曾著有《过河看望一座城市》和《诗浅花浓》等。她2013年开始绘画创作。2018年1月在深圳举办“起哄或者望呆”双人画展。

《自画像——何鸣诗歌自选集》共选有何鸣77首诗歌作品,大部创作时间跨度为2010年至今,还有一小部分是作者之前两本诗集中的代表作品;此书内容分为“素心”“流年”“域外”三部分,对世界的认识、人生的意义以及岁月流逝的感悟,皆有表达。诗歌中没有紧张,多有沉静。日常生活中的景象、声音乃至气味感受,被一种清澈、温婉、节制、智性的文字挽留下来。在这个由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场景以及事物的生动印象所交织成的梦幻世界中,唤醒着读者沉睡的想象力,使生活光洁如新,充满希望。书中配有作者自己画的十幅油画作品。

谢冕认为,何鸣的诗很有特色,纯粹,自我,也好读。她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实实在在地抒情;她从不写未曾感受到的东西,排斥大而无当的叙述。何鸣的诗里充满了海洋、雨水、四季、家乡、草木、花卉,以及由此生发的回想、等待、希望、幻灭、担忧……这样的语词意象,这些语词像是随意的自由落体,被时光打磨,被空间隔离,表达了当代人面临的种种困境和怀疑。

深圳出版集团董事长尹昌龙在此次活动的前言中表示,“唤醒自己是春天里最重要的事情。何鸣的画,更多的是静,静得像一个庭院,像一个无风的海洋,像一个月色笼罩的山岗。静得让人听到自己的心跳,静得仿佛能听见一只鸟或一朵花在说话。何鸣的诗与画融合,就像古代田园诗一样,从诗中读出画,从画中读出诗,诗与画中都有淡然的意境,淡然的人生。”

编辑:柴华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