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艺术家克里斯多夫·勒·布伦(Christopher Le Brun)亚洲首次美术馆个展“观·觉:抽象作品1974-2020”在红砖美术馆启幕。展览涵盖了勒·布伦跨越近五十年的绘画及雕塑作品,展现了“抽象”在勒·布伦创作中所形成的独特表达。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画家的画家”
勒·布伦先后于英国斯莱德艺术学院和切尔西艺术学院学习绘画,正统的经典教育让他的艺术作品与文学、诗歌、神话、音乐等多样的文化形式产生丰富的回响。勒·布伦通过她的艺术实践展现出了对“理想绘画”的坚定渴望,他被艺术史学者、著名策展人芭芭拉·罗斯(Barbara Rose)誉为“画家的画家”(Painter's painter),是英国上世80年代涌现出的艺术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位。
作为画家,在二十世纪晚期关于选择抽象还是具象的道路上,勒·布伦选择信赖自身的直觉与视觉经验,在二者间持续丰富的对话。过去十年中,他发展出了具有浪漫主义及象征主义的抽象风格:“尽管曾因缺少表现物而若有所失 ,但我也渴望我的作品是形式的、抽象的——从而是自足的。最理想的状态便是作品能拥有独立于我的价值。”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红砖美术馆馆长闫士杰介绍,自己是在香港首次见到勒·布伦的抽象油画,并为之打动。勒·布伦在抽象绘画中是一位后来者,他的艺术生涯经历了抽象、具象、再抽象的一个艰难过程,这同时也是一种自我超越和自我净化。“今天我们看到勒·布伦的绘画,我们会发现他在写实和抽象间,在内心感触、内心发现、内心觉醒上都充满了思考,充满了探索,充满着寻找。”
高级策展人、研究员乔纳森·斯坦普则指出,勒·布伦的画作总能唤起一种诗意的观念,或是“行动美学”——这一观念最初由保罗·瓦莱里提出,随后由哈罗德·罗森伯格理论化为“行动绘画”。“他描绘思想和期望,就像帕瓦罗蒂演唱威尔第一样,充满了激情与诗意。”“他在形式革新上的多样性给画作带来了新的感知力,从而刺激着我们去反复观看。”
色彩与笔触的诗意表达
自职业生涯早期开始,勒·布伦就对颜色、光、空间、笔触、精神等绘画美学及基本特质保持着强烈的兴趣及探索精神。
他的早期作品显示出一种将具象与抽象元素结合的尝试,画面有时被刻意分为几个部分,充满了色彩与笔触的堆垛。这些作品往往具有某种文学色彩,比如1974年的《暗淡的巴斯克》,题目便取自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的一首十四行诗。
展厅现场
创作于1988年的巨幅油画《特里斯坦》是此次展览的一件核心作品,在展厅里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这幅画具有浓重的青灰的底色和极其复杂神秘的肌理,树木、叶片和水流,神话与现实,天光与暗夜,忠诚与背叛,悲伤与欢乐,全都哑默地交融在一起。
勒·布伦回忆道,1987年,他受到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的邀请,在西柏林工作和生活了一段时间。那时,西柏林就像一座孤岛,不能随意进入。森林是德国的家国神话与象征,也是民间传说、神话与历史故事和图像取之不尽的灵感来源。那时候,勒·布伦以森林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大型绘画。
特里斯坦是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中的主人公,同时也是中世纪亚瑟王传奇中的骑士崔斯特瑞姆。将特里斯坦与森林的主题相结合,使得这幅画具有了一个凝重的文学内核。
“自从我在卢浮宫看到了德拉克罗瓦、席里柯与库尔贝的杰作后,我便感到需要创作一种磅礴宏伟的艺术,使其作为一种视觉形式能够在深度上与情感上同交响乐或是文学上的伟大著作相提并论。”勒·布伦说。
向着纯粹绘画的理念前进
新世纪以来,勒·布伦感到自己走到了一个改变的时刻,在创作中“不再需要依靠可辨识的图像的引领”。“就好像我积累的工作过往以及双手的经验智慧已经准备好了开启一段新的远航,向着纯粹绘画的理念前进了。”
2013年的画作《真理》,看似一块被时光淘洗、让雨水冲刷、或许还被青苔滋染过的墙壁,在污损朦胧当中透出一道清晰的白光。2014年的画作《天鹅》,在深蓝的底子上布满跳跃的白色竖线,音符一样参差轻快,已然臻至“脱有形似,握手已违”的境界。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双联画”是勒·布伦作品中具有特点的一种形式,被并置的两块画布通常有着深浅两种色调区分,这样的结构一方面回应了大脑将两只眼睛的视线融合一起所做的图像瞬时合并,另一方面指向了创作中的覆盖与揭露,明与暗,动与静等丰富的二元性。2018年的作品《镜子,镜子》正是绝佳范例:它打破了观者对于视觉对称性的期待,迫使你对作品的意图重新加以审视。
展厅现场
此次展览中最新近的作品是2020年的林冠线系列。勒·布伦本身也是一位版画家,对他而言,“刻”呈现了一种对森林、树木以及开辟道路的直观类比。他说:“有些路会将人引向一个明确的目的地,而有些路则蜿蜒漫长,或是带人回到原点,甚而是在中途戛然而止。将人至于一条林间小路或林冠线之上,也就意味着不去跟从日常的逻辑,而在某种别的东西的引领下踏上旅途。”
展厅现场
林与木曾是他创作中的重要主题,而在《林冠线》系列绘画里,曾经的作品形式与内涵都被纷纷剥离,只留下了最基本的东西。而相似的意象也在本次展览的“植茎”系列雕塑中出现。
“还有什么比色彩与色彩对话,形状与形状交流更扣人心弦的呢。”勒·布伦说。
展览持续至5月9日。
编辑: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