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现场。
2015年的茅洲河。
治理后的茅洲河。
南都讯 记者谢萌 3月22日,正值2021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之际,深圳市水污染治理攻坚战纪实图片展启动仪式在市民中心举行。
启动仪式上,深圳市水务局局长胡嘉东表示,“十三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市委市政府把水污染治理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举全市之力,超常规推进水污染治理攻坚战。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深圳之水从曾经的普遍黑臭到全面消除黑臭;市民们从“掩鼻而过、闭窗而眠、背水而居”到“亲水乐水、开窗赏景、向水而生”。
本次图片展主题为“为了深圳的秀水长清”,由市水务局主办,前海管理局城市管理处、各区(新区)水务局、深汕特别合作区住建水务局协办。
2015年,深圳市有159个黑臭水体,各类小微黑臭水体1467个,对市民生活和城市发展造成了严重制约。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市黑臭水体、小微黑臭水体已经稳定消除黑臭,茅洲河、深圳河国考断面平均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观澜河、龙岗河、坪山河省考断面平均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万元GDP用水量降至7.33立方米,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人民日报、央视《焦点访谈》等中央媒体和重点栏目专题报道深圳水污染治理成效和经验。
本次展览精选了约100张图片,分为“水之困局”、“水之破局”、“水之变局”、“水之新局”四个篇章。举办此次展览,旨在充分展示深圳“十三五”时期水污染治理攻坚战的历程和成就,进一步提振全市人民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和勇气。
本次图片展在市民中心的展览时间为3月22日-28日,28日结束后,将在各区进行巡展。
河流水质改善促进了赛艇、皮划艇等水上运动的发展。图为2021年1月在外“流浪”26年的深圳市船艇队落户茅洲河。
图为2017年执法人员查处宝安区永利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违法排放废水行为现场,该案按日连续处罚,累计罚款1239万元,开出“深圳史上最大环保罚单”。
推进小区管网等排水设施的基础信息采集、入库,构建GIS“一张图”。图为坪山区某城中村测绘作业。受访者供图
编辑: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