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后,中国该如何加速消除“白色瘟疫”结核病?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1-03-24 11:57

Screen-Shot-2020-01-06-at-10.38.28-AM.png

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日。肺结核患者往往脸色苍白,因此这种病也被称为“白色瘟疫”。你知道吗,每年中国有超过80万人新发结核病,这一数字排在全球第三位。

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到2030年时,与2015年的水平相比,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数要分别降低80%和90%。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2015年中国的结核病发病率约为65/10万。下降90%则意味着发病率在7/10万以下,这是目前大多数高收入国家的水平。如果实现了这一目标,将意味着结核病不再是中国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过去十年,结核病防控遭遇挑战

近日,发表在China CDC Weekly的一篇文章中,曾获中国政府友谊奖的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全球健康项目副主任钱秉中博士称,2003年SARS疫情后,中国能成功地控制结核病归功于三个主要因素:强有力的政府承诺完善了传染病控制、政府加强了公共卫生系统建设、把国内外对结核病日益增多的资源整合为一个共同计划。

不过,在2010-2020年这十年里,中国的结核病防控却遭遇挑战。首先,中国耐药监测研究表明耐多药结核病(MDR-TB)疫情没有得到解决。

其次,为了强化疾控系统的公共卫生功能,政府开始将结核病诊断和治疗从疾控系统移交到医院;而医院没有能力提供患者居家治疗期间的基层管理和支持服务(通常需要数周至数月的时间)。


新冠疫情对消除结核病带来什么经验?

新冠疫情可能影响人类防控结核病目标实现,但钱秉中博士认为,或许结核病防控可以再一次从政府强化传染病控制上受益。他建议中国采取三种干预措施:

第一,在全国所有省份推行新的防控模式:这一模式在每个县(区)和地(市)分别指定一家医院负责普通肺结核和耐药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建立快速耐药性分子检测的诊断网络,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对结核病诊断和治疗的覆盖范围,从而降低结核病特别是耐多药患者的灾难性医疗费用支出,改善门诊治疗期间对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的随访等。

第二,扩大结核病预防性治疗(TPT)。对中国而言,结核病的一大威胁来自于潜伏性结核感染(LTBI)。中国人群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比例约20%,人数将近3个亿,而中国由潜伏性结核感染重新激活发病的结核病患数量极大。

一条具有成本效益的措施是找到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并为其提供结核病预防性治疗。中国在追踪和检测新冠肺炎密接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也可以应用于结核病。

第三,在新的结核病疫苗问世时进行大规模接种。一项研究表明,为青少年进行卡介苗复种可以使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风险降低45%。目前,一个大型临床试验正在南非进行验证,有望在2024年或2025年得到结果。其次,GSK的M72疫苗显示对潜伏性结核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成年人具有50%的保护作用,可防止其发展为肺结核。目前正在制定Ⅲ期有效性试验的计划,该试验可能于2023年初开始,预计2028年左右得出结果。

钱秉中博士认为,如果中国制定卫生安全议程并实施消除结核病的干预措施,那么中国到2030年就很有可能实现结核病可持续发展目标,而2035年或之后不久,中国也有望成为第一个消除结核病公共卫生问题的结核病高负担国家。

采写:南都记者吴斌 发自北京

编辑:吴斌

4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吴斌6.34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