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可以用摄像头监控员工的工作状态吗?如果可以,监控到什么程度是合理的?对于这些问题,人们尚未形成共识。而就在最近,亚马逊开始在自家配送车辆里强制推广智能摄像头,此举引发广泛的质疑和讨论。
今年2月,亚马逊的智能摄像头监视系统Driveri首次曝光。它包括四个摄像头,分别面向驾驶员、挡风玻璃和两侧窗户。据报道,亚马逊计划在所有物流车辆的驾驶室内安装智能摄像头,目的是监控驾驶员的工作状态,及时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或不安全行为。
Driveri可以监测并记录多种不安全行为,并将相关视频上传到后台,比如超速、急刹车、未在停车标志处停车、未系好安全带,等等。而根据网络上公开的产品说明,Driveri能够监测到驾驶员的脸部和身体运动,包括打哈欠、精神不集中之类的细节。
Driveri一经曝光便引发争议,但亚马逊并没有因此停下推广它的脚步。最近,有驾驶员反映,亚马逊开始强迫他们签署“生物识别同意书”,不同意的驾驶员将工作不保。
同意书指出,配送车辆可能装有“收集GPS和导航信息的电讯设备,具有视频和照相功能的摄像头,以及传感器……车辆点火开关打开期间,以及开关关闭的20分钟内,车辆内外的摄像头会共同进行视频监控。”
具体到驾驶员的生物识别信息,同意书声称,摄像头可以从其拍摄的照片中收集、存储、使用驾驶员的信息,保存期限长达拍摄后的30天。
出于对Driveri的抵触,一些驾驶员已经或正在考虑离职。一位辞职的司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亚马逊的行为既侵犯了隐私,又显得缺乏信任。如果不辞职,他没有办法避免持续的人工智能监控,也不能避免把自己的生物识别信息交给亚马逊。
不过,亚马逊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安全是该公司选择监控驾驶员的唯一理由。驾驶员不仅需要安全驾驶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还必须对不安全行为承担责任。
根据亚马逊提供的数据,2020年4月至10月,亚马逊在超过两地试用了Driveri系统,覆盖了百万英里的配送路线,结果显示,安全事故减少了48%,违反停车标志的情况减少了20%,未系安全带的驾驶行为减少了60%,注意力不集中的驾驶行为减少了45%。
此外,亚马逊相关负责人解释说,Driveri的摄像头并没有实时的音视频监控功能,在驾驶员配送期间,没有人可以全程“进入观看或收听”。如果驾驶员需要正常休息,按住摄像头上的按钮五秒钟,就可以将摄像头关闭。
然而,有媒体指出,亚马逊的驾驶员之所以会频频产生一些所谓的不安全行为,根源正是亚马逊对于配送速度的苛刻要求。
此前,亚马逊也在使用信息系统和应用程序来指导驾驶员进行配送。但在2019年,有媒体调研发现,亚马逊始终将“近乎瞬时”的交付时间、快速发展的交付网络置于配送安全之上。
媒体指出,亚马逊没有给驾驶员充足的休息时间,没有充分考虑各地各时的不同路况,也没有限制每一配送线路上的包裹数量。为了满足亚马逊的要求,许多驾驶员会在车内放置超出正常容量的包裹,还会有诸多危险驾驶行为。
与此同时,亚马逊通过类似于“外包”的形式来雇佣驾驶员,即亚马逊与第三方公司签约,这些公司再与驾驶员签约。据媒体统计,目前约有7.5万名驾驶员为亚马逊工作,他们中的很多人实际上由第三方公司雇佣。为了满足人力需求,有夜盲症之类实际上不具备资质的人也会被雇佣。驾驶员上岗后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督和培训,而当他们因工作事故受到人身伤害时,也很难向亚马逊索赔。
一起令人悲伤的典型事故发生在2015年6月。在这起事故中,一位89岁的老人在过马路时被亚马逊配送车辆撞倒,最终因内出血不幸逝世。而车上的驾驶员在确认救护车将老人带走之后,为了免于受罚,选择继续完成配送。
2016年秋天,亚马逊组织了首次交付峰会,来自各地的第三方公司代表齐聚一堂。不少代表抗议说,亚马逊要求驾驶员每天配送高达300个包裹,艰巨的工作任务导致驾驶员不断辞职,而亚马逊不可靠的导航软件只会使情况变得更糟。在许多路线上,驾驶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吃饭甚至是上厕所。
亚马逊内部曾有团队试图扭转这一局面,改善驾驶员的工作状态,提升亚马逊配送的安全水平。然而,面对不断增长的配送需求,发展和绩效压倒了一切。例如,2018年感恩节置圣诞节期间,亚马逊的出货量首次超过十亿大关,于是在短短几周内,亚马逊迅速雇用了近4000名驾驶员。
此外,据南都·AI前哨站梳理,亚马逊的监控系统也不仅仅局限于配送业务中。亚马逊还开发了智能系统来追踪物流中心员工的工作效率。如果员工打包包裹的时间过长,该系统将自动发出警告或开除指示,一些员工说他们甚至不敢上洗手间。
今年3月早些时候,美国国会参议员爱德华·J·马基(Edward J. Markey)等人曾致信亚马逊,质疑亚马逊推广Driveri的决定。除了隐私问题,提出质疑的参议员们还认为,使用摄像头监控未必能取得预期效果,反而可能给驾驶员造成巨大压力,令他们更加疲劳,降低驾驶的安全性。目前,亚马逊尚未给出回复。
综合:南都记者 冯群星
编辑: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