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三部原创剧将晋京展演,均出自粤剧之乡长安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1-03-25 12:26

受中国田汉研究院邀请,长安戏剧曲艺协会将于3月29—31日连续三晚在梅兰芳大剧院为北京观众上演《使命》《仙侠》和《母亲》三台原创大型粤剧。3月24日,东莞市长安镇举行“长安戏剧曲艺协会应邀晋京文化交流活动媒体交流会”,对外介绍中国粤剧之乡——长安优秀的文化内涵。

图片1.png

近20年薪火相传,长安粤剧多次在国内外交流演出

这次晋京展演,是长安戏剧曲艺协会继《思源》《浴火凤凰》后,第三度受邀赴北京演出。

作为东莞粤剧界成立最早、规模较大、表演水平一流的业余艺术团体,东莞市长安戏剧曲艺协会(粤剧团)成立近三十年来,共排演了近60部(首)粤剧、小戏、粤曲,其中原创 20多部,演出场次近2053场次,观众达300多万人次。曾赴香港、澳门、北京、法国、上海、广州、湖南、四川、广西等国内外交流演出,获国家、省市级奖20余项。  

其中,以本地区改革开放中所发生的典型事件为创作素材的原创大型现代粤剧《思源》在2002年受邀荣登人民大会堂演艺厅演出,荣获“第二届中国戏剧文学颁奖演出特别奖、优秀编剧奖和策划奖”,开创了全国业余剧团首次进入人民大会堂演出的先例。

这次再度赴京演出,展示了长安深厚的粤剧文化基础。长安镇镇委委员罗成基表示,作为中国粤剧之乡,长安历来高度重视扶持粤剧艺术发展,长安戏曲曲艺协会、长安粤剧团创作了一批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贴近群众生活的精品剧目,逐渐成长为享誉市内外的优秀团体。

罗成基介绍说,自2002年《思源》应中国戏剧文学学会邀请进京演出后,长安业余粤剧团便成为全国第一个进入人民大会堂献演的业余剧团。随后,长安镇政府也开始大力扶持粤剧团。仅仅是《思源》《思进》《水勇英烈传》3部长剧,长安镇委、镇政府就拨款500多万元。

2006年,长安镇政府斥资1000多万元兴建占地1800多平方米的“粤艺苑”给剧团作排练之用。剧团庞大的开支从原来基本上由李应梅自筹,到现在改由镇政府支持,每年300多万元专项经费购买服务,为长安粤剧的长足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与时俱进的长安粤剧迸发新活力

长安浓郁的粤剧氛围,也为粤剧这项群众艺术打下了良好基础,各社区都先后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粤剧普及活动。比如,作为“东莞非遗在校园传习基地”,长安镇乌沙幼儿园早在2012年初就开启了粤剧进校园活动,并逐步形成自身“非遗在校园”传习特色。

图片2.png

一直以来,乌沙幼儿园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两方面不断进行完善和优化,通过邀请粤剧名家、知名粤剧演员进入幼儿园为孩子、教师上课,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粤剧文化素养。

“我们将粤剧与其他课程融合,让粤剧渗透入幼儿园的许多课程之中。“该幼儿园负责人介绍说,比如美术、剪纸、体育、舞蹈、表演等课程,不同的年级还有不同的粤剧课程学习安排,从易到难,让孩子们逐步深入学习粤剧。”

去年受疫情影响,线下的粤剧表演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更好传播粤剧,长安镇多部门通过各种新媒体渠道,采取公号预约模式拓宽观众欣赏粤剧的渠道,除了长安镇内的企业、校园,也让周边的虎门、大岭山、松山湖等镇街园区的群众能参与其中,提升了粤剧的群众基础。

近年来,长安镇正处于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发展阶段。2020年,结合当前时代主题,全面推进红色资源的发掘保护、活化利用及传承发展工作,打造了叶挺、李秀文革命事迹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茅洲河工业文明展示馆,创作了大型抗疫题材粤剧《使命》,“精心打造成红色文化”品牌——“两展一剧一中心”,使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引领群众树立家园意识。特别是大型抗疫题材粤剧《使命》,去年成为“两展一剧一中心”的亮点,在6个月内展演达38场,受到广大党员干部及群众的好评。

接下来,长安将通过长安戏剧曲艺协会创作更多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粤剧,将红色教育之旅与生态旅游充分整合,以“文化教育+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大力宣传长安镇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理念,增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知多D:晋京展演的三部原创粤剧

《使命》由东莞市长安戏剧曲艺协会(长安粤剧团)策划创编,于2020年7月首演。该剧通过讲述以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李明、医生梁文涛、护士长许文珺、孙悦为代表的一众医务人员,在医疗物资极度困难的情况下,面对疫情临危不惧,组成了“党员突击队”,挺身而出,以极大的牺牲精神,履行了中国共产党员、医务工作者的崇高使命。

图片3.png

《母亲》围绕一个大家庭兄弟间的恩怨情仇展开,揭示“兄弟阋墙、必招外侮”的现实,表达民族团结,才可民族复兴的思想。

《仙侠》通过讲述凌波仙子为拯救众生从而触犯天规,却因天判不公,最终选择“跳出三界,遁入五行”的故事。引发观众对:何为善?何为恶?在教条与现实发生冲突时,该如何抉择,进行思考

采写:南都记者莫晓东 通讯员长安宣

编辑:莫晓东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