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并没有挡住物业龙头的扩张之路。与碧桂园、恒大物业相似,保利物业得益于外延扩张、社区增值服务等方面的高速增长,2020年总营收80.37亿,同比上涨34.7%。
2020年财报显示,保利物业去年净利润约6.96.亿元,同比增长约38.3%;归母净利润6.74亿,同比提升37.3%,收入利润稳健增长。毛利14.99亿元,同比增长约23.8%;毛利率从2019年同期约20.3%降至约18.7%。
外延扩张合同额达17.2 亿
截止2020年12月31日,保利物业合约项目总面积达5.67亿方,合约项目总数1948个,较往年增加458个;在管项目总面积约为3.80亿方,在管项目总数1389个。当前,保利物业已经构建起涵盖 29 个省份、184 个城市、1389 个在管项目、1948个合约项目的全国化布局。
财报也指出,一方面,保利发展控股集团的稳健发展,带来了优质稳定的业务增量。截至2020年12月31日,来自保利发展控股集团的合同管理面积约为2.40亿方,较2019年12月31日的合同管理面积增长约0.30亿方。
另一方面,2020年市场化拓展成绩依旧亮眼。全年通过招投标、合资合作和收并购新增第三方合同项目382个,对应单年合同金额达17.2 亿,远超同行水平。具体来看,以全委招投标为核心,新增签约第三方项目对应单年合同金额16.4亿,其中单年合同金额千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金额合计占比近50%。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保利物业还收购成都华昌物业,实现西南区域商办及公建业态补充,其代表物业包括天府国际金融中心、成都高新国际广场、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等多个标志性项目。
公共服务在管项目同比大增
在住宅管理规模稳健增长的基础上,保利物业坚持三大业态并重发展。2020年,非居业态物业管理收入15.0亿元,同比增长53%,占物业管理收入比例提升4.8个百分点至30.3%。为了抢占细分市场,保利物业还推出商办品牌“星云企服”,聚焦国家各级机关,央企国企、集团总部,商写地标、大宗资产三个方向。
持续深化公共服务多元业态的全国化布局,截至2020年12月31日,在管项目393个,同比新增127个。城镇景区、高校教研物业和轨道交通三大业态在管项目数占比突破50%,并实现多个环卫一体化项目的突破。
社区增值服务同比增长51.5%
社区增值服务发展迅速,成为龙头房企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2020年,保利物业社区增值服务收入为17.48亿元,同比增长51.5%。
财报指出,随着供应链体系的完善、运营体系的深化及对客通道的逐步成熟,保利物业从美居、零售、社区媒体和家政服务四大垂直产业,逐步拓宽延伸至更多社区生活、专业服务、资产管理、空间服务等领域,打造更加多元化、高品质与覆盖度的增值服务体系。
负债方面,于2020年12月31日,保利物业权益总额约为人民币62.47亿元,同比增长约22.0%,主要是由于超额配售募集资金致使公司权益的增加及本年实现的利润贡献。资产负债率为33.9%,相比2019 年12月31日的32.3%增加了约1.6%。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74.48亿元,同比增长约14.4%,主要是由于超额配售H股所增加的募集资金,以及持续增长的经营现金净流入贡献。
记者注意到,去年保利总共有44351名雇员,同比增加14.38%;总员工成本约为35.27亿元,同比增加18.63%。这意味着,2020年保利物业员工平均月薪为6627元,同比2019年6390元增长3.7%。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规模上市房企研究课题组出品
南都记者王艳玲
编辑:李美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