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65台AED落户广州大学城,覆盖13所高校1所中学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1-03-25 16:18

南都讯 记者董晓妍 实习生严一涵 通讯员粤教宣  3月25日上午,广东省教育厅在广州大学城举行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AED捐赠仪式,65台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将安装在广州大学城13所高校及周边中学,为大学城25万名师生的生命健康加了一道保障。

tempImageeCaDYT.gif

AED即自动体外除颤器,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55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患者若能在“黄金四分钟”内接受正确抢救,即使用AED和人工心肺复苏,则存活的可能性会大大提升。

南都记者了解到,广州大学城规划人口25万人,此前设有AED设备共计31台,相当于每10万人12.4台。此次捐赠后,大学城的AED设备总数上升至96台。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药科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在内的13所高校,此次均获赠3-4台AED设备。另外,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也在此次捐赠活动中获赠了3台AED设备。据悉,接下来AED捐赠工作也将面向中小学铺开。

tempImagegxbGHZ.gif

广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曾声海强调,要把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学生健康素养,促进青少年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各方加强协作,加快AED安装推进力度,严格AED设备相关设施管理,做好AED设备的日常巡查和保护工作等监管工作;积极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提高师生应对心梗等突发心脏疾病的自救、互救能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掌握急救技能,真正做到“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让“救命神器”真正在保护生命和健康方面发挥作用;要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弘扬公益精神,吸引更多青少年就近就便参与志愿服务,投身到公益服务之中,让中华民族的孝慈仁爱传统与人道奉献精神在校园传承弘扬。

tempImageRpgluZ.gif

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华介绍了AED捐赠项目的基本情况,他表示首批65台AED急救设备将在5月12日前全部安装完毕投入使用。广州市红十字会党委书记张青蕾表示,将积极参与开展对广大师生的人工心肺复苏CPR及AED使用培训工作。中山大学作为受捐方代表表达了对AED进校园捐赠行动的赞许,并表示要积极开展培训,管好、用好AED。

广州市红十字会、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广州大学城管委会以及各学校分管校领导和相关负责人共30余人参加本场捐赠仪式。

摄影:南都记者 董晓妍

编辑:董晓妍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