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日前,为党的百岁华诞呈献心声歌曲《共同的选择》发布,获得众多好评。据悉,该曲由广东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山市政协原主席丘树宏作词。他表示,期待《共同的选择》能够获得大家的喜爱和肯定,为中国共产党百岁华诞留下一段美好的心声。
共同的歌唱,共同的心声
——歌曲《共同的选择》创作札记(之二)
◎文/丘树宏
每逢党和国家与民族大事,都要有自己的作品、有自己的一份心意,这已经是我坚持了二十多年的习惯。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这个十分值得庆祝的重要节日里,如何呈上自己的一份献礼?
关于党,关于新中国建设,关于改革开放,关于经济特区发展等等,近二十多年来已经写了不少东西,有史诗,有散文,有歌曲,有舞台作品,这次写什么呢?想来想去,还是想写一写歌词。而这一个主题的歌曲,虽说不上汗牛充栋,也已经是林林总总、琳琅满目了。
怎么办?出路自然在创新。
思考的过程似乎漫漫无期,想着想着,思路总是自觉不自觉地陷入既有歌词的套路,这样的状态一直维持了两个多月。
这天早上,我按照平时习惯出去晨练,在小区那个走了无数次的廊道上边漫步、边思考,突然,脑子里跑出来叶倩文、林子祥的一首老歌《选择》,“你选择了我,我选择了你,这是我们的选择。”我的心里一激灵:选择!一百年,不就是党选择人民、人民选择党的历史发展过程吗?这就是最好的切入口,这就是最好的主题!
按照这个角度写,确实是一个很难得的创新。下来,主要是如何写作的具体问题了。我决定要做到既是政治主题,又不能纯政治化而空洞僵化,既是艺术作品,又不纯艺术化而淡化主题。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唯一的办法是要充分而巧妙地借用适当的的修辞手法,比喻、象征、拟人应该是其中最好的选择。因此,我在第一节选择了“光明”这个意象,而选择“日月”和“星辰”作为比喻,表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黑暗时期的相互探索;第二节选择“坚贞”作为意象,选择“江河”和“高山”,象征两者在奋斗阶段的选择;第三节用“春天”,用“春雷”和“花团”,表现改革开放时期;第四节用”耕耘”,“梦想”和“前程”,表现两者在新时代的互相关系;最后一节则选择“追求”与“陪伴”、“矢志不移”与“初心不变”,象征两者之间永远的选择。这样,就使得全首歌词抒写政治而不会坚硬乏味、表现艺术而不会深奥难懂,政治性和艺术性达到高度统一,词语朴实生动、情真意切,含义深刻丰富厚重,又极富美感。
《共同的选择》歌词在我的微信朋友圈和几个音乐群里发出后,立即引起了很强烈的反应,各界评价甚好。北京、广州、长沙、澳门、深圳、珠海、中山等地的音乐人纷纷与我联系作曲和制作事宜。
最早完成作曲的是湖南长沙的青年音乐人李理,他还自己并与长沙一位歌手各试唱了一个小样,中山市两位音乐人师娟娟、卫伟录制了一个正式的版本。(另文)
接着,广州花都的“老玉米组合”又发来了他们制作的成品。由阳成、程曦、于洪键、周峰组成的这个组合曾获2019年“最美花都青年”美誉,在广州很有些名气。谈起这首歌曲的创作,他们说:
首先要感谢词作者丘主席,这一首《共同的选择》激发了我的创作冲动。一直以来,写出一首能抒发心声、新时代最美的歌曲是我们由来已久的追求。看看今天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历经艰难曲折取得的,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先辈们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党旗、军旗和国旗!如今,我们虽然已经远离了那段辉煌岁月,但是,先辈们的精神和信念,已经积淀成为我们这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指引中国人民今后前进道路上的动力源泉。词作者在“党群关系”的内核上作了深层次的挖掘与提炼。歌词以“日月星辰”为意象,但又不落入俗套,没有将歌颂的主体具象化,而是抓住“选择”的典型元素,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营造了一个意蕴深远、含蓄博大的红色意境,给了受众以更多的联想空间,调动和激发受众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和参与。在音乐构思布局上,注重音乐语言的流畅性特征,音乐中音色的对比、与当代音乐语言的溶合、和声厚与薄的处理、易于记忆朗朗上口的旋律,加之演唱者真挚而细腻的情感再现,整首作品,把时代的特征和积极进取的理念融为一体,使听者在“党群”的意象中回味无穷……恰逢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们作为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扎根于本土,汲取本土的营养,旗帜鲜明地弘扬主旋律,深入了解群众内心的精神渴求,只有这样,我们写出来的歌曲的生命力才会更持久,才会赢得群众的真心喜欢。
是的,我们十分期待《共同的选择》能够获得大家的肯定,能够获得社会的好评,广泛传播,从而真正为中国共产党百岁华诞留下一段美好的心声。
(2021.3.26)
编辑:侯玉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