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广绿后,进击的绿地香港要冲刺六百亿!三道红线踩了一条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地产
原创2021-03-26 17:44

在2020年,绿地香港完成了收购广州绿地全部股权的交易。交割后,广州绿地成为绿地香港的全资子公司,而前者成员公司于2020年财政年度及其后财务业绩将于绿地香港的财务报表综合入账。

根据刚刚结束的2020年报发布会,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绿地香港合约销售额约545.35亿元,同比增加约13%。年内溢利约为34.59亿元,较重述前的2019年金额按年增加约14%,较重述后的2019年金额按年减少约39%。

绿地香港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陈军表示,2021年绿地香港冲刺600亿销售目标,增幅10%;业绩来源主要是长三角区域和粤港澳大湾区,预计各300亿元销售额,可售货源按区域分则是广东约31%、江苏31%、云南13%、浙江11%、广西11%以及其他等地3%。

3.26 绿地香港358.png

销售额同比增13%,今年冲刺600亿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绿地香港合约销售额约545.35亿元,同比增加约13%;合约销售建筑面积约为428.6万平方米,同比增加31%;对应平均售价约12724元/平方米。

合约销售额主要来自位于长三角及泛珠三角等重点区域 (包括江苏省、广东省、云南省及浙江省)的项目,该等省份的项目分别占合约销售总额约40%、23%、15%及14%。

报告期内的总收益约为337.34亿元,同比减少约8%,主要由于物业销售及建筑管理服务减少所致。物业销售及建筑管理服务为核心业务活动,占总收益约97%。

年内溢利约为34.59亿元,较重述前的2019年金额按年增加约14%。但考虑收购广州绿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全部股权,重述2019年业绩后,按年减少约39%。总资产1649.89亿元,同比增加66%,重述后按年增加约3%;2020年度派发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3港元。

绿地香港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陈军表示,2021年绿地香港冲刺600亿销售目标。

“两集中”下强化项目合作开发

管理层介绍,通过公开投标、战略合作与并购等灵活多样的土地收购方式,绿地香港策略性地深耕长三角及云南省核心城市区域的土地储备,亦完成了广州绿地的非常重大收购,从而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快速、深度布局,形成了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两翼一体”的战略格局。

回顾2020年12月31日,绿地香港发布公告称,公司收购广州绿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全部股权的所有其他适用先决条件均已达成,交易双方已完成交割。数据显示,广州绿地主要从事广东省35个项目(其中29个项目位于大湾区)的物业开发,此次收购为绿地香港带来总计超800万平方米的优质土储,直接渗透到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重点城市。

2020年,绿地香港于20个城市总共收购了54幅土地,总建筑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新增货值1500亿元。

直至2020年底,绿地香港拥有土地储备约2700万平方米,主要策略性地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及泛珠三角洲核心城市的黄金地段,平均楼板价3864元/平方米。其中,大湾区项目布局35个,总建面达到833万平方米。

绿地香港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陈军表示,今年在拿地上将投资200亿-250亿元,重点布局依然是在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的城市群。住宅用地“两集中”出让新政下,将强化与政府平台公司、品牌房企的项目合作开发,同时积极参与旧改、城市更新和收并购项目。

收购完成后,三道红线踩了一条

近年来,绿地香港的净有息负债率和财务结构一直非常健康,即使在“三条红线”的融资新规标准下,对应的三项举债指标均在规定限额内。但是收购广州绿地使得绿地香港在增厚资产的同时,2020年的负债水平表现又如何?

截至2020年底,绿地香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包括受限制现金)约为138.53亿元,有息负债246.89亿元,其中短期负债占比约为45%,现金短债比1.3;权益基础约为221.42亿元。该公司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下降至5.5%,负债比率上升至49%。

因此,“三道红线”监管要求中,现金短债比和净负债率两个指标处于安全线范围以内,剔除预收款项后资产负债率80.2%,未处于安全线之下。

653x286_5eb4d527e460a.png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规模上市房企研究课题组出品

南都记者 王艳玲

编辑:李美钰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