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集团2020年的成绩单出炉了!在去年因疫情导致在全国乘用车销量下滑的大环境下,广汽集团凭着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实现逆势突围,产销增速优于行业水平。在总营收上有所增长,不过净利润却下降了将近10%,因此今日股市的市场反映一般,广汽集团的A股、H股都只是小幅上涨,有机构甚至下调了其A和H股目标价。
总营收631.57亿,净利润下滑近一成
3月25日晚,广汽集团发布了2020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广汽集团营业总收入为631.57亿元,同比增长5.7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59.66亿元,同比下降9.8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07亿元,同比增长25.17%。基本每股收益约为0.58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0.77%。
同时,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派发每10股1.8元(含税)股息,全年累计派发股息总额约18.6亿元。
“两田”促产销,增速跑赢大盘
图片来源于广汽集团2020年报
2020年,新冠疫情叠加产业结构转型冲击着汽车产业链。乘联会数据显示,去年全国乘用车累计零售量为1928.8万辆,同比下跌6.8%。不过,广汽集团年报显示,广汽集团全年实现汽车产量为203.48万辆,同比增长0.54%,销量为204.38万辆,同比下降0.89%。产销增速跑赢大盘,领先行业约5个百分点,国内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至10.11%。
报告期内,广汽集团在全国各大汽车集团年度产销规模排名提升至行业第四位,创近十年以来的最高排名。
车企的业绩报告总是与产销数据直接挂钩。在整体下滑的大环境下实现产销增速,与广汽集团旗下日系合资品牌的强劲表现离不开关系。据悉,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均在2020年逆势上扬。其中,广汽本田实现产销80.56万辆和80.5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3%和2.65%;广汽丰田实现产销76.50万辆和76.5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08%和12.17%。
与“两田”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汽菲克、广汽三菱则显得不尽人意。2020年,广汽菲克和广汽三菱销量分别为4.05万和7.5万辆,下滑45.18%和43.62%。
自主品牌销量下滑,新能源销量高增
广汽的自主品牌表现也不是很理想,出现销量下滑现象。年报显示,广汽乘用车实现销量35.4万辆,同比下降7.95%。这是广汽乘用车销量的“二连跌”,2019年,广汽乘用车销量同比大跌28.14%。
AION S,图片来源于广汽集团2020年报
新能源车方面,产销出现大幅增长。全年产量7.71万辆,销量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3%和36.2%。2020年11月,广汽集团旗下广汽埃安品牌正式独立运营,全力攻坚高端电动车市场,报告期埃安产销实现高速增长,增速达42.9%。其中,AION S 2020年终端销量位列国内新能源A级轿车第一位。
据悉,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技术以及最高可实现1000公里综合续航能力(NEDC)的硅负极电池技术研发及应用均按计划推进,预计于2021年搭载现有车型。
研发方面,广汽集团正加速向科技企业转型。2020年,广汽集团同步推进常规动力车型、新能源车型开发项目及核心部件开发,全年集团自主品牌研发费用投入合计51.2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11%。报告期内,广汽集团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20年新增专利申请1961件,其中发明专利823件,累计专利申请8040件,其中发明专利2753件。
广汽集团表示,2021年,广汽集团将挑战年度产销增长10%的目标,计划推出十多款全新及改款车型,其中包括5款自主品牌产品。
两家机构评级买入,一家下调目标价
报告发布后,有两家机构对广汽集团的评级为“买入”,一家机构下调了目标价。
太平洋证券认为,广汽集团作为行业中优质企业,日系与自主齐发力有望不断突破。预计公司 2021 年/2022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2 亿元/117 亿 元 ,对应 PE 估值分别为 11.7 倍/9.2 倍,给予“买入”评级。
安信证券认为,2021 年,广汽埃安销量有望迎来高增长,得益于新平台和新车型,传祺有望触底回升,日系持续贡献高增长盈利!预计公司 2021 年-2023 年的收入分别为 723.6、827.0、922.5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97.2、145.3、178.9 亿元,维持买入-A 评级。
中金公司则认为,广汽集团去年四季度费用支出、资产减值计提压低净利润,使得业绩低于市场预期,同时基于对菲克、三菱及自主品牌盈利更保守的预期,下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并调降A股目标价19%至13元,调降港股目标价23%至8.5港元。
股市上,市场的反应也比较平淡,截至3月26日下午收盘,广汽集团A股(601238)涨0.87%,收报10.49元每股,总市值1086亿元;广汽集团H股(02238.HK)涨0.6%,收报6.66港元/股。
奥一新闻记者 卢若情
见习记者 林少娟
编辑:卢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