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冲击IPO终上市,诺禾致源基因测序市占率曾超华大基因

南方都市报APP • 奥一新闻
原创2021-03-30 17:33

在2018年、2019年两度冲击创业板均以失败告终的诺禾致源,在2020年转战科创板后,终于顺利注册IPO。

诺禾致源披露本次IPO定价为12.76元/股,将于3月31日开始申购。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4020万股,发行后公司总共股本约为4亿股。

这家成立于2011年的企业与基因测序龙头企业华大基因有着密切联系——曾任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总经理的李瑞强另起炉灶,利用当年基因测序市场方兴未艾之机,强势打开基因测序市场,据内部数据监测,在2015年诺禾致源曾以25.5%的国内市场占比,微超华大基因的25%。

随着华大基因逐步布局为基因行业中的全产业链公司,身处产业中游链的诺禾致源却面临着产品与服务单一、毛利率低于同行等难题,如何在同业竞争中破境突围,是诺禾致源上市后需要思考的问题。


曾势头猛烈 但难以突破上游瓶颈

业界将从华大基因“毕业”后创立的公司称为“华小”或者“华创”。VC/PE对华大的钟爱也延续到了“华创”身上。据奥一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业内共有“华创”公司50多家,其中过半已获得过融资。早在2016年,另一家同样由华大高管出走后重新创业的贝瑞和康借壳上市,以“贝瑞基因”先华大基因一步登陆A股,成为基因测序概念股新贵,目前市值115.7亿。

2011年成立的诺禾致源,与华大基因、贝瑞基因等以生育健康领域的基因检测业务为主不同,诺禾致源以生命科学基础科研领域的基因检测服务为主,主要面向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提供基因检测和生物信息分析外包服务。

在科研服务上,诺禾致源主要依托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分析技术,建立基因测序平台。据基因行业从业人员透露,诺禾致源最初因其“规模化生产,产品体系全且性价比优于华大基因”的优势,一度迅速抢占华大基因市场份额。

然而,在这一环节中,诺禾致源主要依赖于测序仪器Illumina。招股书显示,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诺禾致源从Illumina采购额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为 15.92%、23.17%、64.17%和 67.00%。可以看出,诺禾致源较大地依赖于Illumina,并且占比逐年增大。

据了解,在基因测序产业链中,上游为测序仪器、设备和仪器、设备和试剂供应商,中游为基因测序服务提供商,下游则是使用者。而诺禾致源正处这条产业链的中游,公司向上游供应商购买相关测序仪器,为下游使用者提供测序服务。反观其竞争对手贝瑞基因,早在2015年就与Illumina联合研发了NextSeq CN500高通量基因测序仪,作为多疾病通用型NGS临床基因检测平台,并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国械注准20153220460)。华大基因在上游的布局则更早更猛,于2013年收购美国的测序仪上市公司CG,率先打破国内基因测序市场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境况。

对测序仪供应商的过度依赖直接影响了诺禾致源的毛利率。据招股书,2017年至2019年,诺禾致源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2.81%、42.89%和39.15%,而同期,同行可比的毛利率平均值为53.74%、51.73%和54.84%。诺禾致源的综合毛利率与行业平均值相差较大,且同行可比平均毛利率从2017年的53.74%上升到了2019年的54.84%,而诺禾致源2019年的毛利率却出现了下降。从盈利能力角度看,诺禾致源被同业竞争对手拉开了差距。  

微信图片_20210330151255.png

奥一新闻制图

基于这一现状,诺禾致源上市募集资金后是否会计划向上游产业进军呢?在30日举办的投资者交流会上,诺禾致源董事、副总经理王其锋表示,本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基因测序服务平台扩产升级项目、基因检测试剂研发项目、信息化和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从招股书看,未来诺禾致源基于行业格局及公司发展方向考虑,未有向基因测序产业链上游延伸,自行开发测序仪器及试剂的打算。


饱受诟病的“产品单一”与众说纷纭的“裁员潮”

从诺禾致源主营业务看,基因检测科研服务业务是基因组学应用行业起步较早的一个细分领域。诺禾致源创始人李瑞强在华大时主管科技服务板块,创业后诺禾致源业务也集中在科研服务领域。然而,基因组学的其他应用领域还包括已经较为成熟的无创产前筛查和肿瘤基因筛查,以及正在起步的新生儿遗传病筛查、罕见病基因筛查、健康管理等领域。在这些领域,贝瑞基因、华大基因、达安基因等企业已经深耕多年,加之临床医学检测的技术和监管要求更高,诺禾致源从中寻求突破的难度系数十分大。从招股书看,诺禾致源目前尚无上述基因测序临床服务领域的业务资质,因此存在服务内容较为单一的风险。

微信图片_20210330151504.png

奥一新闻制图

核心产品的研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发力量的强弱。然而,记者从招股书发现,诺禾致源在2020年半年间离职了100多人。这与去年3月有内部人士在知乎上发布诺禾致源裁员的消息是否相关?有内部员工表示,“上年四季度绩效,迟迟不发,最后延迟4个月发放,”不少员工表示待岗两个月,后被“优化处理”。对此,诺禾致源在招股书中提到2020 年 1-6 月,公司新招聘员工 122 人,离职员工623 人,其中主动离职员工 390 人,因公司人员结构优化且不接受内部调岗的安排而辞退的员工 233 人。

111.png


披露中提及研发、技术人员较 2019 年末下降,主要源于公司在 2019 年通过招聘和从各部门抽调支持人员组建专业化的研发团队进行柔性智能交付系统的开发,鉴于该系统已于2020年3月投入试运行,部分负责开发该系统的研发人员转入其他岗位,导致 2020 年 6 月末研发人员人数下降。

222.png


客户群体优质 将以数据解读优势作护城河 

据资料显示,诺禾致源创始人李瑞强作为从事生物信息学与基因组学研究十多年的专业人物,其开发了一系列的数据分析方法和软件,并先后参与或主持多项基因组研究计划,比如水稻基因组图、家蚕基因组图等。可以看到,诺禾致源整体的核心竞争力多集中于数据库和数据分析上。在投资者交流会上,李瑞强表示,诺禾致源的竞争优势主要为数据解读优势、技术和研发优势、品牌和市场优势、规模优势、全球化市场布局优势等。

从招股书了解到,诺禾致源主要为高校、科研院所、医院、药企等客户提供测序服务,覆盖超过60个国家、4000家客户。国内客户有中科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外客户有斯坦福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客户群体较为优质。

223.png


445.png


诺禾致源财务总监施加山介绍,2018年度至2020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7.67、5.62和4.32,与可比上市公司相比,公司应收账款周转指标高于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的客户主要为科研机构,资质和信誉较好,回款周期较短。

创始人李瑞强向投资人表示,诺禾致源凭借全面的解决方案、专业的服务水平、快速的响应体系以及高效的内部运营,提供良好的客户体验,与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口碑。目前诺禾致源已成为基因测序科研服务领域的头部企业,覆盖全球约7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4,000家客户,构筑了对新进入行业者的市场壁垒。而对于诺禾致源是否存在资金壁垒的问题,李瑞强认为,二代测序仪具有通量大、精度高、技术发展较快、操作专业性强等特征,购买价格和仪器维护费用均较为昂贵。因此,开展相关业务需要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投入,投资风险较大,限制了企业进入这一领域。


奥一新闻全媒体见习记者 林诗妍

实习生 廖媛媛

编辑:林诗妍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