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下午,2021年广州国际投资年会荔湾区专场活动举行,聚焦产城融合,邀请企业家、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为荔湾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活动现场,荔湾区集体签约项目达有史以来最多,约20个项目,涵盖了高端医疗、先进制造、高端服务业、创新创业服务、医疗检测、信息技术、总部企业等重点项目。
2021年广州国际投资年会荔湾区专场活动
集体签约项目达有史以来最多
活动上,荔湾区共有约20个项目进行集体签约。其中,复星集团拟在医疗健康领域、科技创新领域、文化商业领域、城市更新领域和荔湾区深度合作,推进荔湾区成为大湾区大健康产业发展中心和岭南文化商业旅游消费中心;深圳市益田集团是全国地产百强企业,益田拟在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方面深耕荔湾,加强与政府在文旅、商业地产等领域合作,重点推动传统商业街区品质提升;兰卫检验将依托利用兰卫检验体系化服务资源,围绕“医、教、研、产、供、服”,投资约8亿元组建区域性医学检验中心、病理诊断中心、精准医学中心、培训中心、公共卫生中心,优化区域检验检测等医疗资源,实现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荔湾区政府与清华x-lab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结成合作伙伴,助推清华大学创新创业腾飞阶段的项目,不断提升荔湾科研、产业发展水平;综合创业扶持平台——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将与荔湾区共同打造一个模式创新、资源雄厚、机制先进、成果显著的创新型企业融资聚合平台—“新青年创客大湾区路演中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设成为荔湾区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创业学习交流中心、投融资对接中心、双创公共服务中心,并带动周边双创扶持机构的发展。
2021年广州国际投资年会荔湾区专场活动
在文化产业方面,华茗汇荔湾项目将借助荔湾区在文化领域的先天优势,拟在荔湾区打造文化艺术品金融资产化平台及优秀艺术家孵化平台,吸引全球文化艺术基金和投资机构,为文化艺术项目与艺术家提供全球资产化融资和文化艺术投资体系。同时,“华茗汇”拟将粤港澳大湾区的公司总部设立在荔湾区,并打造“华茗汇(荔湾)文化大厦”及“华茗汇(荔湾)文化艺术中心”。通过创新的产业模式,推动荔湾文化产业发展,并形成具备“数字化、金融化、国际化”的优秀文化产业集群。
今年多个重点项目集中动工,土地整备全面提速
据了解,围绕十四五新发展阶段,荔湾正在大力打造“一带两区”发展新格局,重点平台建设成效显著。白鹅潭商务区总面积达36平方公里,江岸线10公里,“1+11”组团式发展动能强劲,已成功出让地块28个,土地整备全面提速。2021年,荔湾将重点推出约30个商务地块,总用地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总建筑量174万平方米。
在海龙科创区,已成功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产业项目13个,一批创新配套设施建设加速。在今年集中动工的重点项目中,海龙科创区起步区将迎来创金中心、畅想汇、帝奇药业和敏城科技四个产业项目的开工。上述四个项目预计于2023年投产,2025年左右达产,达产后年产值约达44亿元,贡献税收约2.75亿元/年。
荔湾区20条城中村改造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约20万平方米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工作逐步展开,18个旧厂改造项目加快推进,围绕高质量的城市更新工作,将释放大量优质的产业承载空间。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三大极点之一广佛极点的中心区,同时也是广州市的中心城区,荔湾交通网络十分发达。目前,芳村大道南快捷化改造、大坦沙岛出入口、龙溪立交大中修、五丫口大中修等工程顺利完工,未来将新增如意坊隧道、聚龙湾隧道、东沙隧道、南漖通道等4条隧道、广佛大桥、如意大桥、同心桥等3条大桥及十号线、十一号线、十三号线、二十二号线等4条地铁,争取广州南-广州站联络线中间站落地,高效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构建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
采写:南都记者 李宛真 通讯员 荔宣
图片:通讯员提供
编辑:李宛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