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佛山市南海区举行推进国家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先导区暨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建设工作会,会上发布了《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推进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先导区建设行动计划》(下简称《行动计划》),智慧微城市顶层设计成果亮相。作为广东省唯一的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区域,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建设开启新的篇章。
“今天的会议既是吹响国家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先导区建设的号角,也是集中发布枢纽新城谋划建设和发展成果的平台。”南海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蔡汉全表示,南海区将充分利用好两业融合发展试点金字招牌,支持创新政策措施,在先导区先行先试,让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建设跑出高铁速度,掀起全面开发的新浪潮。
省内唯一试点 两业融合创发展高地
当前,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显著特征和重要趋势。“两业融合”日渐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的关键,也是发展实体经济、建设制造强国的有效途径。
佛山西站枢纽新城自2019年启动开发建设以来,已成功引进腾讯工业互联网粤港澳大湾区基地、建川新中国百年博物馆、深圳科技园佛山科创园等龙头标杆项目,快速形成磁聚效应。
2020年7月,南海区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区域,佛山西站枢纽新城为先导区,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区域。
佛山西站建设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余辉发布并解读《行动计划》
活动现场,佛山市南海区佛山西站建设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余辉发布并解读《行动计划》,“我们是在一张白纸上构建一个新的城市,非常珍惜。”他坦然,或许来得有点迟,但是不晚,“希望能够思考得更加透彻、规划得更加前瞻、描绘得更加精彩。”
根据行动计划,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将立足本地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西部主高铁站枢纽优势,加快“1+4”现代服务业集群集聚发展,着力引入总部经济、新一代信息服务业、现代商贸服务业、高品质生活服务业和专业服务业,系统补强佛山生产性服务业短板,助力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争取成为国家级两业融合先行发展典范。
佛山西站枢纽新城会展中心效果图
按照“一年成势、五年成形、十年成城”的步骤安排,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将以导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同步推进产业集聚、城市赋能和区域链接。到2025年,集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超200家,通过各类服务平台服务企业超5000家,吸引各类高素质人才就业超20000人,企业营业总收入超100亿元,累计投资超1000亿元,实现“百千万亿”的目标,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高地。
微城市大智慧 引领无限未来
一个值得畅想未来的空间,既要宜业,还要宜居。与《行动计划》相呼应的,是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编制、首席科学家万碧玉博士全程参与《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智慧微城市顶层设计方案》(下简称《顶层设计方案》),这标志着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将开启以“智慧引领未来”的建设之门。
在项目的启动阶段,实验室团队便量身定制了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的智慧城市建设之路,提出了“智慧微城市”的设计思路。“一年打样,五年成型,十年开始达到效果。”这是万碧玉博士对其规划的时间设想。
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智慧微城市街角意向图
万碧玉博士介绍,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将坚持“以人为本、数字引领、生态宜居”的原则,依据“生态”“数字”“效率”“经进”“开放”五大设计理念,将数字智慧融入城市空间,未来将开展五大场景和建设板块的具体设计和实施。
其中,包括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二楼步廊系统;打造科技的橱窗,线上产业园;打造安全、舒适、智慧的文博广场;打造全场景交通信息汇集的智慧出行模式;建设多场景联动的智慧微城市治理中心。
总体而言,就是要为市民打造“一廊、一园、一广场、每天都是一场智慧的出行体验”,致力成为最具智慧制造产业特色的智慧枢纽微城市。
采写:见习记者刘钰滢 通讯员区智颖
编辑:刘钰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