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及相关产业链现“A拆A”热潮 两大车企加入行列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科创
原创2021-04-01 11:11

2021年3月29日,比亚迪发布公司年报,再次提及半导体业务的拆分。相关负责人表示,比亚迪半导体业务将以车规级半导体为核心,致力于成长为高效、智慧、集成的新型半导体供货商。南都科创记者梳理发现,在当前A股市场分拆上市热潮中,半导体及相关产业链拟上市公司已有不小的队伍。

“A拆A”热潮中半导体相关产业链占比近半

自2019年12月13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以来,分拆上市逐渐成为A股的热潮。中国半导体投资联盟发起方集微网近期研报显示,截至2021年3月,A股已有超60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将拆分子公司在A股上市,其中,在半导体及相关产业链领域,已有23家相关公司开启拆分子公司上市事宜。

4564564.png


目前,生益电子、天能股份两家企业成功上市科创板,中车电气等三家公司已提交招股书,进入问询阶段,比亚迪半导体、大族数控等十一家公司处于上市辅导阶段,歌尔微电子等七家公司尚在进行上市筹备。

纵观分拆业务公司的整体情况,拆分出的子公司大多是该领域内的佼佼者,业内人士表示,分拆上市有利于子公司投入资金、聚焦研发,推动产品创新和产能提升,也有利于向客户供货,扩大市场占有率。

歌尔微电子主要从事公司MEMS传感器、可穿戴产品、汽车电子等领域,在2019年全球MEMS产业企业收入排名中,歌尔微电子位列第9位,是唯一一家进入全球前十的中国企业。2020年9月29日,歌尔股份公布公告,拟对公司子公司歌尔微电子核心人员进行激励,这一举动在早期就揭示了歌尔股份的拆分意愿。

无独有偶,在大族数控分拆前夕,大族激光也提出了员工持股的激励机制。天眼查数据显示,大族激光直接持有大族数控 99.10%股份,在主营业务方面,大族数控是大族激光唯一的PCB(印制电路板)业务平台。凭借该业务,大族数控在2019年为母公司贡献了近四成的净利润。

生益电子近几年主营业务收入的快速增加,同样得益于PCB产品。作为首家成功“A拆A”上市的企业,生益电子在谈及上市后的未来规划时表示,将继续专注于中高端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不断与通信、网络、计算机/服务器、消费电子、工控医疗、汽车、高铁等下游领域客户深入合作,发展成为业内优秀的印制电路板生产企业。

两大车企分拆半导体业务拟上市

在“A拆A”的上市热潮中,国产车企也加入了分拆业务的队伍,中国中车和比亚迪纷纷采取行动,给国内IGBT芯片产业带来影响。

IGBT芯片在汽车生产环节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电动汽车成本方面,IGBT芯片的成本仅次于汽车电池;而在功能方面,IGBT芯片具有直接控制驱动系统直、交流电的转换、决定车辆的扭矩和最大输出功率等作用。但目前,中国市场上的IGBT等车用功率半导体器件本土化程度较低,仅有10%左右的产品源自国内厂商。

受疫情影响,进口IGBT产品供应不足,为填补产品短缺,比亚迪半导体等国产厂商的IGBT产品逐步投入使用。其中,中车电气和比亚迪半导体都采用了IDM模式进行生产,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到销售自有品牌IC全部一手包办,突破了Fabless模式中代工产能紧缺的局限,因此,这两大车企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抓住市场机遇,并进行技术优化。再加上为尽快解决“卡脖子”问题,国内陆续出台了半导体相关的支持政策,车企半导体业务的拆分上市势在必行。

2020年9月30日,中国中车发布公告称,公司下属间接控股子公司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于境内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目前,该公司已进入上市问询阶段。数据显示,从2017到2019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51.44亿元、156.58亿元和163.0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5.23亿元、26.12亿元和26.59亿元,营收及利润均稳步增长。

中车时代电气的业务主要面向轨道交通、电网和风电等市场,产品主要包括以轨道交通牵引变流系统为主的轨道交通电气装备、轨道工程机械、通信信号系统等。而比亚迪半导体的业务则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车市场,产品主要覆盖功率半导体器件、IGBT功率模块、电源管理IC、CMOS图像传感器、传感及控制IC、音视频处理IC等。  

就相关企业年报来看,中车电气与比亚迪半导体等国内车企在市场占有率和技术研发两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虽暂时难与英飞凌、三菱、富士等国际IGBT巨头相抗衡,但两大车企都选择在此阶段拆分半导体业务上市,投注IGBT芯片产业,显现出面向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出品:南都科创工作室

采写:南都记者徐劲聪 实习生郝婧怡

编辑:徐劲聪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大湾区智造产业深调研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