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佛山港资企业26年坚持用新疆棉!还为棉农提供免费培训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1-04-01 13:34

近日,H&M造谣抵制新疆棉花激起中国消费者众怒。此后,国产品牌李宁棉质产品标签上的一句“该面料采用新疆优质长绒棉,配合独特织法工艺,赋予面料优异性能”,被网友发现并点赞。而在这方标签下面,还有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标识,就是为李宁提供棉纱、面料及服务的供应商——溢达集团(Esquel Group)。

南都记者了解到,溢达集团是一家已在广东佛山投资建厂33年的港资企业。作为全球最大的棉纺织服装制造商之一,溢达集团在全球各地共有3.5万名员工,每年生产成衣近1亿件,产品主要出口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地,是世界众多知名时装品牌面料和成衣制造商。其旗下主营服装品牌包括“派”和“十如仕”。

4月1日,溢达集团有关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除了收购棉花,溢达二十多年来一直也在尽力为新疆地区发展贡献力量;与此同时,优质的新疆长绒棉也早已成为溢达品质的重要保障。据介绍,溢达与新疆棉农之间早已形成互利共赢的关系。

微信图片_20210401115132.jpg

排队来溢达卖棉花的当地棉农。

与新疆棉花结缘于26年前

南都记者了解到,溢达集团由香港实业家杨元龙创立于1978年,现任集团董事长兼CEO是其女儿杨敏德。1988年,溢达集团在广东佛山高明投资设立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业务范围涵盖从棉花研究到纺纱、面料、成衣甚至辅料的纵向一体化环节。

4月1日,溢达集团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溢达与新疆棉花的渊源可追溯至1995年。当时,为了寻找更好的棉花,杨敏德接掌溢达集团后毅然决定跨越千里,从香港来到新疆。她发现,新疆长绒棉比普通棉花更洁白柔软,并且拥有更细长强韧的纤维,以长绒棉为原料的成衣,在亲肤度、透气舒适度、弹性和光泽方面均更优越,是高档纯棉产品不可多得的优质原材料。

同时,杨敏德也看到,新疆虽有好棉花,但当时新疆纺织业在机器、管理方面都相对欠缺。因此,自那年起,溢达在新疆地区先后成立了7家棉纺企业,收购、种植和研究长绒棉,形成了国内首家从棉花的育种、种植、轧花到生产高支及特高支棉纱的纵向一体化供应链的生产企业。

2018年,溢达与新疆长绒棉的故事登上了央视的纪录片《我到新疆去》,面对镜头,杨敏德说,自己这一生最骄傲的事情是来到新疆,买棉花从不“打白条”(打欠条)。

微信图片_20210401115216.jpg

溢达制衣车间。

溢达集团相关负责人向南都记者介绍,溢达初到新疆时,发现市场上一些企业收购棉花时存在拖欠、延期支付棉款的现象,这使当地棉农种植棉花的能力和积极性打了折扣。

为此,溢达在新疆收购棉花之初,就提前备足了资金,承诺棉农“卖完棉花即拿钱”,二十多年来,溢达坚持现结现清,赢得了棉农的普遍信任和尊重。一时间,当地不少棉农表示“卖棉花只卖给溢达”。

为当地棉农开展公益培训课程

据该负责人向南都记者介绍,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受全球市场冲击,新疆长绒棉的价格一度降至历史低点。2009年,溢达与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的四个村庄签订了长绒棉种植、收购订单合同,承诺将全数收购合同中注明的棉花,收购价格不低于农业订单中约定的保底价格,而当市场价格高于合同保底价格时,则以市场价格收购,以确保棉农利益。

据悉,在新疆,溢达有80%的员工来自新疆本地,少数民族员工比例超过40%,员工的平均工龄超过9年,15%的员工在溢达工作的年限超过20年。

微信图片_20210401115552.jpg

溢达在当地资助创办学校。

“溢达与新疆棉农之间是互利共赢的关系,因为棉农的利益得到保证,生活得以改善,种植长绒棉的积极性才更好,我们才有稳定的长绒棉资源,才能保证溢达一体化供应链生产的稳定性。优质的新疆长绒棉也早已成为溢达品质的重要保障。”该负责人向南都记者介绍,溢达还为新疆棉农免费开设棉花种植技术培训课程、提供0抵押小额助农贷款,在当地修建数十所小学等。

3月24日,诞生于1984年的溢达旗下服装品牌“派”在公号发文——“‘派’承诺:从过去,现在,直至将来,我们都将始终坚持使用优质新疆长绒棉作为原料,我们守护新疆长绒棉的决心不会更改。”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实习记者 翁安琪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