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日前陆续发布今年1-2月外贸“成绩单”,中山的表现也份外引人关注。从增速上看,1-2月中山以58.2%的增幅位列粤港澳大湾区9城第二;净出口被视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1-2月中山净出口总额达314.67亿元,同比增长67.9%。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中山如何“重振虎威”、攻坚2021,加快实现高质量崛起?这一组外贸数据,打开了一个观察的小切口。
外贸增速:
珠江西岸“追赶”快,中山增速榜排名第二
2021年开局,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外贸表现如何?
南都记者梳理了湾区珠三角9市今年头2个月的外贸数据。从总量上看,同在湾区的不同城市之间差距大,其中深圳以4914.23亿元的进出口总量稳居“龙头”位置,东莞、广州、佛山都进入“千亿俱乐部”,1-2月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为2033.23亿元、1600.55亿元、1240.72亿元,排名2、3、4位。
中山和珠海、惠州处湾区外贸“第三梯队”。其中珠海482.01亿元,惠州389.67亿元,中山380.69亿元。位列“第四梯队”的是江门和肇庆,今年1-2月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为242.8亿元和48.62亿元。
由于外贸底子薄,珠江西岸城市在外贸总量的PK中不及东岸城市,并不出人意料,但在外贸增速上,西岸城市表现出强劲的追赶势头。
数据显示,在迅速摆脱疫情冲击后,湾区珠三角9城今年1-2月的外贸增速均表现亮眼,除广州同比增长23%外,其它城市的增速均达到了近年来创纪录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其中,佛山表现尤为抢眼,在外贸总盘子超过一千二百亿的情况下,今年2月外贸进出口总额依然实现了84.9%的超高速增长,位居第一位。
中山也表现出喜人的势头,在“重振虎威”号令发出后,中山市镇两级出台了一系列稳企安商的务实举措,从年初的外贸成绩来看,中山以58.2%的增速居第二位。深圳、珠海、江门、惠州、肇庆、东莞一道处于增速排行榜“第三梯队”,其中深圳以41.76%的增速排名第三位。
从区域分布来看,外贸增速领先的佛山、中山、珠海均处于珠江西岸,而在湾区外贸增速排行榜前四的城市中,珠江东岸仅深圳一个城市上榜,西岸追赶东岸的态势已经显现,其中仅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就有2城上榜,占据了半壁江山。
今年年初外贸的快速增长,除了得益于欧美等主要经济体生产、消费回升,外需增加以及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尤其是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成效日益显现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去年受疫情影响,我国出口骤然减速,基数较低导致今年同比增幅较大。
外贸质量:
外贸百强城市全国排名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山外贸总量在湾区乃至全国尚不突出,但外贸质量在全国排名一直比较靠前。由中国海关总署主办的《中国海关》杂志2020年7月发布了“2019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名单,中山在全国参与评比的297座城市中位居第25位。
在这份排名中,粤港澳大湾区毫无悬念的占据我国外贸金字塔的“塔尖”,珠三角9市全部上榜,并在含金量最高的十强中独占四席:深圳、广州、东莞、珠海分别位列全国第1、3、4、7位。
榜单指出,随着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相继通车,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实施,珠三角地区外贸发展活力继续彰显。一方面,深圳、广州、东莞等外贸传统强市表现依然抢眼;另一方面,广东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对外贸易结构效益进一步提升,珠三角上榜的9市中,结构竞争力和效益竞争力排位较上年提升的城市均为6座,占入榜城市数量的66.7%。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对过去两年同一排名的比较分析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在整体表现优秀的同时,各城市表现也有高低起伏。除深圳以较大领先优势牢牢占据榜首外,广州、东莞、佛山、惠州、中山外贸竞争力2019年逆势上扬,如广州从2018年的第7位,上升至2019年的第3位;佛山从第19位上升至15位;惠州从26位上升至23位;中山从29位上升至第25位;肇庆则从未上榜到跻身第99位。
与此同时,也有三个城市排名有所下降。其中,珠海2019年排名较2018年下滑2位,从全国第5变成第全国第7,东莞、江门也分别较2018年下滑了1位和13位。
此外还有一个数据值得注意。净出口被视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今年1-2月,中山净出口总额达314.67亿元,在湾区9座城市中排名第5;同比增长67.9%,在9座城市中排名第二。这说明开年以来中山出口增长强劲,势必对拉动经济增长做出突出贡献。不过开局的优势能否延续到全年,还是要考验一座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国际贸易优化结构等。只有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才能保持产品和服务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构建国内国外双循环
外贸依存度高机遇挑战并存
换看当前贸易局势,一方面,随着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力推全球产业链“回流”,高筑科技、贸易壁垒,国际市场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仍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作为传统的外贸强市,中山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对外依存度大。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了一道必须破解的考题。
2020年年中,21世纪经济研究院曾统计了我国37座主要城市的外贸依存度(外贸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其中17个城市的外贸依存度在50%以上,粤港澳大湾区中深圳、东莞、珠海、中山四市上榜。
数据显示,2020年中山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209.2亿元,而同期作为国内贸易的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407.2亿元,远低于外贸总额。据南都记者测算,截止2020年末,中山外贸依存度达到70.1%。
对外依存度高,导致珠海经济发展较易受到外部市场环境波动的冲击。以过去5年的中山外贸数据为例,受贸易保护主义、国际市场波动以及中山自身新旧动能转换等原因影响,外贸波动起伏明显,2016年进出口总额2237.80亿元 ,同比增长1.3%;2017年外贸持续强劲,当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581.5亿元,实现15.4%的增长;随后受美国贸易单边主义影响,2018年出现回调,到2019年又有所上涨。
从长远来看,中山除了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在外贸的质与量方面继续突破,也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及时调整产业链、供应链等布局,深挖内需市场,更好联通国内外市场。
大湾区珠三角9市2021年1-2月外贸进出口增速排名:
佛山 84.9%
中山 58.2%
深圳 41.76%
珠海 40.4%
江门 39.10%
惠州 38.22%
肇庆 38%
东莞 32.69%
广州 23%
中山过去5年外贸进出口总值以及增速:
2020年 2209.2亿元 -7.4%
2019年 2387.19亿元 2.0%
2018年 2341.88亿元 -9.3%
2017年2581.5亿元 15.4%
2016年 2237.80亿元 1.3%
(上述数据来自各地统计局官网或媒体公开报道,仅供参考,实际数据以官方权威发布为准)
出品:南都珠中江政经观察室
统筹:杨亮
数据、采写:杨亮 罗韵姿 吕婧
编辑:侯玉晓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