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职业鸟类救助师,用心写成《那些我生命中的飞羽》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1-04-02 18:08

鸟类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野生动物,也是人类最亲密的动物伙伴之一,和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有那么一小群人,她们一直工作在爱鸟护鸟的第一线,她们的职业就是救助鸟类,让许许多多受伤的鸟儿重新飞上蓝天。

4月2日上午,以鸟类救助为题材的本土原创纪实作品《那些我生命中的飞羽》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正式和读者见面。该书作者鸟窝里的猫妖,著名编剧、策划人史航以及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张劲硕博士出席了这场新书发布会,从不同角度就如何爱护、救助身边的鸟类,以及人与鸟类、动物以及环境的关系等话题进行了对谈。

IMG_6688.JPG

新书发布会现场

鸟窝里的猫妖,本名张率,是一名职业的鸟类救助师,有着多年的鸟类救助经验,迄今为止已救助过数万只鸟类。从爱鸟的懵懂少年,成长为专职的鸟类救助人员,一路走来,她将自己多年和各种鸟类打交道的经历,浓缩成了这本《那些我生命中的飞羽》。据她讲述,她写这本书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普及一些鸟类的科学救助方法,书中收录的鸟类基本上覆盖了我们身边常见种类。此外,张率也想借这本书将“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希望更多的人能明白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并为此做出积极的改变。她的个人微博签名——自由是野生动物的幸福,守望它们的自由是我的幸福——便是对这一理念最好的诠释!

史航老师则从故事性的角度对本书的内容和价值进行了肯定,他说这不是一本枯燥的鸟类救助指南,而是由多个有趣的故事组成的人生成长经历。故事中的不同鸟类俨然就是一个个非常优秀的编剧,在张率的成长中留下了许多精彩且值得回忆的故事。

张劲硕博士认为张率能够将多年的鸟类救助经历浓缩成这本既有鸟类救助的科普知识、又有温情互动故事的书籍,实属难得。作为读者,同时也作为动物保护相关的专业人士,很高兴能看到此类题材的本土原创著作。4月的第一周恰逢北京市的爱鸟周,此书的出版便是对“爱鸟护鸟”这一主题最好的诠释和实践。

FireShot Capture 658 - s33859917.jpg (1080×1433) - img1.doubanio.com.png

许多人可能会对鸟类救助师这一工作很感兴趣,现场也有读者问了和这有关的问题。据张率介绍,书中描写的很多篇内容中其实都有相关的介绍,这一工作在外人看来挺充实有趣,但其实很要求时刻保持理性。在她们日常的工作中,不乏让人忍俊不禁的人鸟互动故事,也有让人感到揪心的鸟类救助事件。但作为野生动物救助人员,她们的职责是让动物成功回到野外,并不希望被救助的动物和人类产生任何感情。在她们眼中,对鸟类的爱不是占有,不是将它们锁在笼中恰恰啼,而是让它们回归蓝天。

编辑:黄茜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