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的孩子”长大了 自闭症人士进职场的“爱”与“怕”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健康联盟
原创2021-04-02 21:21

南都讯 自闭症患儿终将长大,他们可以走入职场吗?4月2日是“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今年的倡导主题是“职场融入-后疫情时代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在南都健康大讲堂的讲座活动中提出,自闭症患儿科学干预后可以融入社会,自闭症人士进入职场已不罕见,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职场优势,也面临巨大挑战,专家呼吁公众对自闭症人群多一分理解与包容。

微信图片_20210402174950.jpg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通讯员供图

有自闭症人士做了钢琴调率师

自闭症人群有能力走入职场吗?邹小兵是国内自闭症领域的权威专家,他先讲了一个自闭症青年大哲的故事:大哲小时候被妈妈发现了音乐、美术上的天赋,六岁学画画,九岁学书法;十二岁学钢琴,两年后通过钢琴八级,五年后过十级;十七岁开始作曲,“当他沉浸在他的美术、音乐世界里时,你会觉得他就是一个小小的天才”。

微信图片_20210402180043.jpg

自闭症青年大哲成为专业的调琴师。通讯员供图

“这样的孩子,是不是只能在乐团工作?其实他们比不过真正的专业人士,与普通孩子的竞争也非常激烈”,邹小兵介绍,后来,大哲的妈妈慢慢培养他学习给钢琴调率,现在,大哲已经成为一名专业的持证调琴师。

自闭症人群在扩大 “世界没有做好准备”

不是每个自闭症患者都有大哲一样的天赋,但每一个“星星的孩子”都有走入职场、融入社会的需求。

“但是,这个世界没有为他们做好准备”,邹小兵介绍,近几十年,自闭症群体正在变大,“20世纪70年代自闭症是万分之二的发病率,到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发病率达到1.5%以上,美国的发病率已达到1.8%以上,接近2%,这个是世界始料未及的,我们的医学、教育、就业等各个方面都没有做好准备,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这样的‘提高自闭症意识日’,来提高大家对他们的认识”。

据介绍,我国的自闭症发病率为0.7%,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发病率在1.5%以上。

微信图片_20210402175646.jpg

4月2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接受媒体采访。

已有企业提出“包容性就业”计划

也有人开始行动了。邹小兵注意到,一些发达国家的科技公司提出了“包容性就业”计划,对于拥有某种特长能力的自闭症人士,可以专门招聘进去,为他们提供更包容的职场工作环境,“这是非常好的一个动向,我们中国也有了,但还比较少,还要继续推广、推动”。

自闭症人士进入职场,只能在大家的“包容”下工作吗?邹小兵强调,自闭症人群只是社交方面有缺陷,但他们自身的特长能力是多种多样的,在拥有才能的领域,自闭症人群可以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企业、单位的负责人,不要想着招一个自闭症人士可以免、补什么,而是说,他们不一定工作做得比普通人差,他们是有能力做好事情的”。

自闭症人士进职场 需要公众理解与包容

依据自闭症人士融入社会、职场的情况,邹小兵提出了“自闭症人士的六种结局”说法,最不好的一种是,他们需要家庭和社会的终身照料,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最好的一种是,自闭症人士具有了独立生活、学习、工作的能力,也就是具备“竞争性就业能力”。

微信图片_20210402175715.jpg

邹小兵提出了“自闭症人士的六种结局”。

邹小兵指出,能够独立生活学习工作的第六种结局的自闭症人群,现在也在出现,而且会越来越多,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人群在职场环境中的焦虑水平比较高。除了社交缺陷,自闭症人士在职场中面临的挑战还包括嘈杂的声音、多变的光线,对变化的工作程序的不适应等。

要帮助他们融入职场,也需要公众对自闭症有更广泛的认知,对人的多样性有更多理解和包容,以帮助他们减少焦虑、抑郁,“比如说,你发现有个同事事情做得不错,但一相处,感觉他有点‘缺心眼’、‘一根筋’,其实,换一个角度看,这个人其实是心里不想别的事情,做事很认真、执着”。

自闭症人士有独特的职场优势

邹小兵总结了自闭症人士的职场优势,包括:坚持、关注细节、忠诚、对工作的热爱、诚实、完美主义,以及对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方面的兴趣和能力,“普通人有很多的社交需求,但自闭症人士很少社交需求,换一个角度看,他们其实对工作更为专注和热爱”,他还认为,新冠疫情对社交距离的要求、远程办公的兴起,对自闭症人士融入职场是有利的。

微信图片_20210402175705.jpg

邹小兵提出自闭症人士的职场优势。

他提醒,当自闭症人群通过早期干预获得一定的社交能力进入职场后,如果遭遇了嘲笑、歧视、孤立等,他们可能会被“打回原形”,又回到孤立状态,“一些经过干预的轻度自闭症人士,成年后变成了只愿在家待着、见人就害怕的情况,就是他们进步之后遇到了新的问题造成的”。

许多行业有他们的身影

自闭症人群进入职场的话,什么样的职业更适合他们?邹小兵说,在他认识的患者中,有人做钢琴调率师,有人从业IT业,有人当历史教师,有人做地理研究者,还有人做图书馆管理员,还有当音乐老师的、畜牧专业的,还有当外卖小哥的。

在认识、理解、包容的前提下,还有其他很多行业也都适合自闭症人群,包括数学统计、天文学家、厨师、广告设计维修工、摄影编辑、校对、自由职业等。

要获得好的结局 参照“理想稳态方程式”行动

要让孩子将来能够独立自主,现在可以做什么?邹小兵解析了他建立的“理想稳态方程式”,并呼吁家长要早期干预、科学干预和开展家庭干预。

微信图片_20210402175657.jpg

邹小兵提出“理想稳态方程式”。

据介绍,影响自闭症结局(预后)的因素包括诊断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干预的强度与方法、时间等,所以,只有在低年龄诊断、高强度和长期的干预、正确方式,以及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下,自闭症人士获得最佳结局的机会会更大。

活动现场,在嘉宾和观众的期待中,广州塔模型“点亮蓝灯”。在4月2日晚,广州塔将点亮塔身6696盏LED灯,用蓝色的光为自闭症患儿带去陪伴和鼓励。

微信图片_20210402174957.jpg

广州塔模型“点亮蓝灯”。通讯员供图

采写:南都记者李文 通讯员周晋安 甄晓洲

编辑:李文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