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月1日,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了全球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数据,2020年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持续下跌,至第四季度跌破60%,较第一季度占比减少2.8%;与此同时,人民币占比稳步增长,在2020年第四季度,全球外汇储备中人民币规模达2675.2亿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创新高。
2007年以来,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跨境直接投资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人民币国际化迈上了新台阶,人民币目前在国际上处于什么地位?这里有一组关于“钱”的数据,带你看懂人民币。
美元外汇储备占比波动下跌,人民币储备资产属性增强
IMF公布全球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数据最早可以追溯到1995年,美元则一直“唱主角”:数据显示,1998年后,至2001年期间,全球超过七成的外汇储备为美元;2001-2007年,全球外汇储备美元占比虽然整体下降,但稳定在65%以上;2007-2015年,美元外汇储备占比在(60%,66%)区间波动;2015年后,美元占比整体持续下跌,直到2020年第四季度,美元外汇储备占比跌至59.02%,为1995年后,首次跌破60%。
2020年美元持续贬值,越来越多的外汇储备机构减持美元资产,而汇率坚挺的人民币则成为了主要的替代品,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2020年全球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
2016年,人民币加入SDR(特别提款权),当年第四季度IMF开始公布人民币外汇储备数据,至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外汇储备人民币占比首次突破2%,且持续增长,至2020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外汇储备占比达2.25%,创历史新高。而我国央行发布的《2020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未来十年,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弱于日元和英镑的境内外工商企业合计占受访者总数的80%。
疫情之下,人民币的支付货币功能不断增强
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持续增长的同时,人民币的支付货币功能也在不断增强,随着我国跨境人民币政策的不断优化,更多的海外机构、企业接受人民币作为跨境结算货币。数据显示,近几年,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所占份额呈波动上涨趋势,排名一直稳定在5-7位。
【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所占份额及排名】
而今年以来,在新冠疫情冲击全球贸易、金融及经济的背景下,人民币跨境使用仍保持韧性并呈现增长态势。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2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所占份额为2.2%,排全球第5位,相较于2019年2月所占份额(1.85%)有所增长。而2021年2月全球支付货币份额排名前四的货币中,除欧元外,美元、英镑、日元均相比2019年2月份额有所下降。
人民币国际化持续稳步推进
人民币外汇储备占比创新高,显现了人民币的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价值,而在国际支付份额中占比在保持上行趋势,则是人民币在跨境投资贸易中认可度的体现。《2020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提出,人民币的计价货币功能也进一步实现了突破,人民币的国际化正在迈上新的台阶。据SWIFT的数据,中国香港、英国、新加坡、美国等是2021年2月使用人民币最多的15个经济体,综合历史数据来看,使用人民币的经济体仍然覆盖了全球多个地区。
【使用人民币最多的15个经济体(2021年2月)】
*图中数据为权重
央行报告显示,随着跨境人民币政策进一步优化,将有更多的市场主体,特别是周边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主体,接受以人民币进行支付结算。我国对外货币合作持续加深,也有望进一步提升各国央行和货币当局持有人民币储备资产的意愿。
同时,人民币投融资货币功能的持续深化,将会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而人民币在政府涉外统计、核算、管理中计价的进一步增强,期货市场发展成熟后,陆续引入境外交易者,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贸易中将更多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种类和规模会进一步扩大。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据采集分析:张稆方
设计:欧阳静
数据来源:《2020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SWIFT、IMF
编辑:张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