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南都讯 记者程洋 2020年,新能源车赛道越发热闹,不少巨头先后下场。今年2月,工业富联的母公司鸿海精密也宣布与吉利合作造车,双方将以对半出资的形式成立一家纯电动汽车(EV)新公司。
在工业富联2020年的财报中,也将新能源车作为公司2021年重要的战略方向。3月31日,在工业富联2020年度业绩媒体人交流会上,工业富联首席执行官郑弘孟表示:“新能源车与过去积累的精密制造经验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工业富联既然能够在高端精密金属机构件做出亮丽的成绩,也能够把这些技术转移到新能源车。”
而在新能源车方面,工业富联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汽车零部件,包括:5G专网标准产品、边缘运算模块、基础设备之分享式基站(Shared-RU)、5G OBU及车联网模块等。
云计算、工业互联网表现亮眼
3月29日,工业富联发布2020年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工业富联实现营业收入4317.86亿元,同比增长5.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31亿元,同比减少6.32%。
工业富联在年报中称,营收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云计算业务和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的带动。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导致的一次性防疫成本增加,以及年底汇率波动的影响。在剔除疫情期间停工损失及防疫支出10.8亿元后,净利润水平约为185亿元,与2019年度基本持平。
报告期内,工业富联在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建设稳步发展、业务成长可观。具体来看,工业富联云计算业务营收从1629.23亿元增长到1753.06亿元,同比增长7.6%,占公司整体营收的40.70%,毛利率持续提升。云计算业务主要增长动能来自CSP客户业务的增长,其收入同比增长70.5%。
而工业互联网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达到 130.85%。年报显示,目前该业务已在超过50家重要客户落地,包括敏实集团、中信戴卡、中车集团、广汽新能源、新华医疗及海鸥住工等,领域横跨汽车及零部件、家装卫浴、烟草、水泥、纺织及能源等行业。
进军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智能制造
3月29日,工业富联董事长李军旗在致股东信中指出,2021年,公司将新能源汽车列入公司重要战略方向,集合公司核心技术优势,以高端精密制造的技术、灯塔工厂的模式进军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智能制造,以物联网和车载系统切入车联网,力争在汽车领域为公司提供新的增长动能。
在工业富联进场之前,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既有强劲的国外品牌特斯拉,又有比亚迪、吉利等老牌车企,还有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工业富联在新能车领域有何优势?如何与当前的业务相关联?
财报称,2021年公司在新能源车领域有两点发力方向:第一,生产制造上,进入EV核心零部件新领域,将多年来在电子行业积累的材料、工具、装备技术及独特的制程、工艺能力应用在新能源电动车上,努力实现电动车的轻量化及精密化;第二,市场拓展上,借助集团在新能源车的战略布局,以及MIH上千家国内外车厂、供应商渠道,计划持续扩张车载影音多媒体及车联网系统的市场规模和影响力。
在业绩交流会上,郑弘孟也对外界展示了工业富联进军新能源车领域的信心,他认为,工业富联既然能做高端的精密机构件、精密工具给智慧工厂和智能手机,也具有将提供服务的能力转化到新能源汽车上来,包括汽车自动化生产,车用零组件工具,精密件的开发,以及轻金属、复合金属及其他机构等独特技术复制到汽车领域,势必让工业富联在精密机构件、电机方面的系统集成在相关领域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编辑:向丽宇,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