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张勃:清明节内涵丰富不止扫墓祭祖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1-04-03 17:35

11.jpeg

张勃。受访者供图

清明节应该怎么过?当你认真考量这个问题,可能会获得超乎想象的答案。

清明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又和春节、端午、中秋,并列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在日期上与寒食邻近,有时还与上巳(农历三月初三)重叠。因此,一些人将它视作慎终追远、庄严肃穆的“感恩节”,另一些认为它是快乐的节日——“一觞一咏,畅叙幽情。”民国时期,它还一度被规定为植树节。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张勃,是国内少有的长期致力于节日研究的学者,著有《节日中国:清明》《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节日志》子课题“清明节”。在她看来,传统节日早已超越它生发的农业社会和地方特性,成为集体记忆的载体、民族国家的象征。在传统节日的“生命史”上,习俗变迁是一种常态,其中既有百姓的自发调整,也有官方或文化精英有意识的重构,这些变化和调适,正是节日得以长期传承、永葆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清明假期,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专访了张勃,谈谈如何“在文化意义上”过一个清明节。

【对话张勃】

清明节是文化选择的结果

南都:在流传至今的中国传统节日当中,清明节给人的印象可能最为复杂,因为它常常与寒食节、上巳节“复合”在一起。从起源上讲,它们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张勃:清明最早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是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行的位置变化确定的,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明净,故谓之清明。”这些都是指节气。而节日还要包含一定的民俗活动,可以说,清明节是以清明节气日为时间基础,同时吸纳了寒食节的习俗活动,从而形成的。

寒食节曾是一个流行于全国各地的节日,核心节俗是禁火和寒食(吃冷食),节期及长短最初不定,至少在南北朝时期,则已固定在冬至后105日,或者说是清明前1-2日,到唐代依然如此。但这一天只是一个标志性时间,那时寒食节的节期长达数天,清明日也包含在内,作为寒食节的一部分。

到了中唐时期,情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有充分的证据说明,至少在当时一部分人眼里,清明节已经是跟寒食节并存的一个独立节日,比如陈润诗《东都所居寒食下作》云:“江南寒食早,二月杜鹃鸣。日暖山初绿,春寒雨欲晴。浴蚕当社日,改火待清明。更喜瓜田好,令人忆邵平。”将寒食、清明、社日三节并举。从另一些时人诗作中可以看出,在清明日,许多人从事着大致相同的活动,如取新火、出游、荡秋千、宴饮等。关于取新火,刘长卿《清明后登城眺望》云:“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关于出游,李正封《洛阳清明日雨霁》云:“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

元明清以后,寒食节的禁火、寒食习俗渐渐衰落,而吸纳了寒食节习俗的清明节,逐渐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南都:这么回顾起来可以明显看出,节日也有它的生命周期,有一个消长过程。为什么清明节在几个时间相近的节日中,会逐渐突显出来,被更多人选择,直到今天成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张勃:“选择”这个词用得很对。清明节能成为大节,就是一个文化选择的结果。

我觉得在最初的发展时期,起重要作用的是火的问题。如果说寒食节的标志性习俗活动是“禁火”,那么到了中唐时期,清明“取新火”已经广为流行。在这样的“改火”习俗中,从新旧上来讲,人心还是要“取新去旧”嘛,这一点就让清明节变得愈发重要了。

至于后来和其他的传统节日相比,清明节更能突显出来,我觉得是跟它的特性有关。中国人注重家族的传延,讲究慎终追远,清明节的扫墓习俗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尊重过去,追忆先人,明白自己的责任;而且它是一个“将生死并置”的节日,在万物复苏的时节去缅怀,去回望,会给人异常鲜明、深刻的感受,是中国人独特的“死亡教育”。

XxjpsgC007446_20210402_PEPFN1A001.JPG

4月2日,复旦大学学生参加追思活动。新华社发

历史上曾有多种清明节俗

南都:如今说起清明节俗,一般就是扫墓祭祖了。古代人是怎样过清明的呢?

张勃:清明节的习俗活动,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也是传统节日生命史的常态。

比如唐宋时期,主要活动有上坟扫墓、改火,以及娱情遣怀性质的斗鸡、蹴鞠、拔河、秋千、宴饮、踏青出游等;元代以降,改火习俗渐渐退出日常生活,但出现了唐代不曾有的射柳之举——“元人以鹁鸽贮葫芦中,悬于柳上,弯弓射之,矢中葫芦,鸽飞出,以飞之高下为胜负,往往会于清明端阳。”明清时期的清明节,曾普遍盛行迎城隍祭厉的活动,清朝灭亡后则迅速衰落。民国时期,曾在1915年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1935年“为提高民族意识,尊崇祖贤起见,拟定清明日为民族扫墓节”;1943年又定“民族扫墓节”为“音乐节”,以纪念黄帝作乐教民。

除此之外,由于清明节本身也是清明节气日,历史上还有很多和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活动,比如说用小米稀饭、菠菜汤、玉米面饼子等喂牛的“饭牛”习俗,祭蚕神、请蚕猫,以及相关的清明农谚,如“清明前后,点瓜种豆”等。

南都:关于清明节俗的起源,历来也是众说纷纭。除了载入小学课本的“介子推与晋文公的故事”,还有哪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传说呢?

张勃: 如今与介子推有关的传说流传广泛,实际上同一主题(即表达对于有贡献的历史人物的纪念和感恩)的传说还有很多。例如满族人过寒食节不动烟火,据传是为了怀念救过始祖罕王的毛斯太太;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蒙化城的人们在清明节插柳,是为了感恩救百姓免受官兵荼毒、被火烧死的柳青;云南省金平县的瑶族妇女清明节头插鲜花,是为了感恩救活主人、英勇负伤而死的蛇。

关于清明节吃青团的食俗,也有一些传说对此作出解释。比如说是孟姜女到长城祭夫时,因为带去的食品总是被官兵没收,后来她就弄来青菜叶子,挤出汁水,掺入白米粉里,做成美味的青团子,成功躲过了官兵的盘查,用食品祭奠了自己的丈夫。客家人在清明节吃艾糍,相传与明代思想家陈白沙有关,陈白沙同样利用艾糍看起来“像牛屎”的特性,靠大口吞食艾糍装疯卖傻,成功摆脱了官兵的搜捕,此后设教十余年,开启了“岭南学派”。

传说对于节日而言非常重要,它为节日赋予了更多的人文内涵,也潜移默化地发挥着教育的功能。

XxjpsgC007584_20210402_PEPFN1A001.JPG

清明将至,河南商城采茶工人在茶园忙着采摘明前茶。新华社发

“移风易俗”可循序进行

南都:根据你的观察,最近几年各地出现了哪些清明节的新习俗、新变化?

张勃:我写过一篇论文《坚守与调适:城市化进程中清明节的传承与变迁》,就是专门谈清明节的变化的。从整体上说,它当然有很多的传承,但从节日的要素方面来看,确实在诸多方面都有变化,包括节期明显变短、活动空间的尺度由小变大,传统习俗的多样性降低,但祭扫活动的丰富性增强、祭扫方式更加多样等。

南都:关于祭扫方式,前一段时间某地要求“让冥纸冥币无处可买、无纸可烧”,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不少人说为了预防山火和保护环境,严禁旧俗很有必要,另一种声音是,移风易俗有个时间过程,目前在立法层面都予以尊重,管理部门不该“一刀切”。从民俗学角度,你怎么看?是否可以人为地对民俗演变进行干预?

张勃:移风易俗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传统,我觉得有时政府对民俗的干预是必要的,官方的参与在节日的传承发展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说从唐朝开始给节日普遍地放假,它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但是政府对节日的干预,也需要注意干预的内容和干预的方法。对于烧纸这种祭奠方式,我认为需要干预的是“过量”,包括不当行为可能带来的公共安全问题和环保问题。在尊重老百姓心理需求和文化传统的前提下,是可以进行一些移风易俗倡导的,比如可以倡导送鲜花、植树、“云祭祀”等绿色环保的祭奠方式,这本身也反映了社会需求的变化,当然科技的发展也为这些变化提供了条件。

南都:随着人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传统节日的振兴,包括给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放假;社会各界也形成了鼓励、支持过节的氛围。但要做到振兴,必须充分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对于清明节,很多年轻人有意接续传统,却难以找到可供学习、仿效的样板。作为民俗学者,可否提供一些关于“过法”的建议?

张勃:对于传统节日来说,很多人觉得老百姓应该比学者更懂得怎么过,反对学者“指导”百姓过节。但另一方面,可能确实也存在像你说的,有些年轻人小时候没有习得这种经验,现在想认真地、有文化地过这个节。如果是问到学者了,我觉得学者还是有责任去回应这样一种需求、提供一定建议的。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活动,可以大致归为三类:一类是以慎终追远为主旨的祭亡扫墓活动;一类是以娱乐身心、强身健体为诉求的娱乐活动;还有一类是和农业生产有关的活动。年轻人可以在这些活动中做一些选择。

比如说扫墓,过去更多地是基于血缘关系,现在我们的范围就扩大了,不仅可以去祭祀先人,还可以去烈士陵园致敬革命先烈,参加祭祀黄帝、炎帝或者地方先贤的公开活动。你可能就是去鞠一个躬,献一枝鲜花,那也是在回顾历史,表达一种感恩的情怀。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出游,去郊外踏青,去公园放风筝,尽情感受生命之美。如果你居住的地方有农场、有茶园,是不是也可以作为志愿者去采收?这些活动也都很有意义。关键就看你有没有想把这个日子当成节日来过的心,并付诸行动。

南都:这个观点很有趣。可能在很多人的理解中,过节的方式应该统一,但你的态度是很宽容、很多元。

张勃:是的,节日文化本身就应该多元。你可以这么想,一个节日如果只有一种习俗活动,这个节日一定不会成为大节,因为它无法同时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年龄段的人的需求。

我觉得在新的时期,我们在充分尊重清明节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可以对它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清明节更强大的生命力。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侯婧婧

编辑:张亚莉

19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