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搭建“公益法律援助平台”,广州中院答复!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政务
原创2021-04-06 14:11

在2021年广州市两会上,广州市人大代表蒋厚泉等代表提出了《关于搭建广州“公益法律援助平台”的建议》,就广州市目前的法律援助难题,建议建立广州市官方的“公益法律援助平台”。


4月6日,南都记者获悉,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建议作出了答复,表示该建议针对性强,意义重大;并同时建议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智能法律咨询等服务。

建议搭建市级法律援助公益平台

服务对象面向全体民众

“法律援助是为了人人能够享受法律赋予的权益,开展好法律援助工作,对于解决社会矛盾,促进司法公正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广州市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策划总工蒋厚泉认为,在民法典刚刚颁布实施的今年,法律援助在帮助人们“懂法”“用法”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4月6日,蒋厚泉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广州市的法律援助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诸多原因还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改善和改进,“在之前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平台在给困难群众提供援助上,具体操作还不够清晰。”

在建议上,蒋厚泉也分析了目前的一些现状,比如市面上存在一些杂牌律师事务所,为了吸引客户流量,作出虚假广告的现象,市民很难去分辨孰真孰假。此外,广州政府对法律援助所扶持的相关资金款项有限,公益性质的法律援助稀少。

为此,蒋厚泉建议,“公益法律援助平台”由广州市政府发起,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社会民间律师事务所组织合作,线下成立权威具有公信力的“公益法律援助机构”,服务对象面向全体民众,优先考虑低保、低收入等困难群众,高龄独居老年人等。

同时线上以APP或小程序的形式上线网上“公益法律援助平台”,使用户可以足不出户轻松了解法律文书模板、实现“一对一”在线真人咨询、以及发布法律求助等需求。

蒋厚泉表示,“公益法律援助平台”平台需要明确定义具体服务内容,避免不专业或风险不可控的服务带来不必要的隐患,侵害到服务双方利益。平台提供的服务内容应以咨询类服务为主,应具备人性化与温度,同时不伤及被服务者的隐私以及个人健康。

在激励机制上,每提供一次法律援助,服务提供者都会获得一定的劳动积分与评价积分,每个季度对服务提供者进行排名,对前10的律师进行公示,相关部门可给予一定地奖励。

广州中院:

搭建公益法律援助平台是时代所需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供智能法律服务

对于蒋厚泉等代表的建议,广州中院作出了答复函,称广州市司法局为该建议的主办单位,广州中院、市政数局和市财政局为协办单位。收到该建议后,广州中院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蒋厚泉等代表提出搭建广州“公益法律援助平台”的建议针对性强,意义重大。

自2014年11月13日起,广州中院与市司法局合作省内首建广州市法律援助处驻市中院法律援助工作站,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指引、协助符合条件的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

2016年7月,广州中院与市司法局双方合作在广州中院增设法援律师接访室,由市法援处选派医疗、劳动争议等专业律师参与接访,听取信访人诉求,提供专业法律咨询,对程序已完结的案件优先安排律师接访。

2018年7月10日,广州中院与市司法局共同推动,设立了律师调解室,强化律师在多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的力度。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律师群体服务人民群众,对于解决社会矛盾、实现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搭建广州“公益法律援助平台”是时代之所需。

此外在答复函上,广州中院建议,搭建广州“公益法律援助平台”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智能法律咨询等服务,同时结合引导人民群众开展在线调解、视频调解,采用更加多元的方式理性诉讼,促进纠纷的快速、高效解决。

采写:南都记者何生廷

编辑:何生廷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