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4月底广州开演,一部藏族王者的“阿甘正传”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1-04-06 18:29

南都讯 记者许晓蕾 由九维文化携手四川人艺打造、改编自著名作家阿来同名长篇小说的话剧《尘埃落定》即将于4月23日至25日在广州大剧院上演。

《尘埃落定》4月广州开演260.png

《尘埃落定》海报。

小说《尘埃落定》是第一部也是唯一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藏族小说,被誉为“中国版的《百年孤独》”,以一个有先知先觉能力的傻子少爷的视角,讲述雪域高原上最后一个土司家族的崩溃,以诗性灵动的语言,书写了一个时代尘埃起落的寓言。这一版话剧,将原著中神秘梦幻又充满智慧启迪的灵性世界搬上舞台,96位演职人员将用215分钟带你走完这段魔幻现实的历史。

中国版的百年孤独 “阿甘式”的愚者传奇

20多年前,年轻的作家阿来走遍了四川阿坝州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翻阅了十八位土司50余万字的家族史,执着地寻觅着这片土地的前世魂灵,写下《尘埃落定》。这是一个崭新的、从未被记录与呈现的魔幻世界,宛如中国版的《百年孤独》,也是一个世界性的故事,如同《权力的游戏》。让一位诞生于四川藏区的“阿甘式”人物,带领众生回归那个天真未凿、众生皆妄、万物有灵的魔幻时代,重新感受那段土司文明末路时的荒蛮刚勇与血性浪漫。

作为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尘埃落定》拥有中、英、法、德、意等十五国译本,写满生与死、智慧与愚妄、情欲与权力、爱情与背叛、信仰与奴役、复仇与诅咒、枪炮与糜烂之毒、魔幻与现实、万物与众生,豆瓣读书评分高达9.1,销量逾百万册。

在本次话剧的改编中,主创们刻意保留原著小说的“诗意美”和“傻子独白”来推进故事:以傻子独白的形式让剧情在未来和当下、主人公的内在与外界等双重空间、在故事真实性和戏剧假定性里“跳进跳出”,让故事完成特殊性和普世性的完美平衡,构建诗意寓言。原著作者阿来观看首演后也盛赞:“以往各版改编都多少有些隔阂,这一版真的做到了水乳交融、难辨真假,非常忠于小说的精神内核。在我看戏期间,几度热泪盈眶,几度会心微笑,很成功!”

200多套华服见证土司末世奢华

这一版话剧《尘埃落定》从服装上便见证了土司的末世奢华,造型设计陈敏正精心制作了200多套华服,80多条皮草、637块特殊面料,很多布料都来自印度,为了方便演员在舞台上自如地表演,两千多块蜜蜡绿松石天珠象牙、100多条仿金银质首饰及火镰腰包都被制作得又轻巧又逼真。其中,团队专门从川藏地区采买大量藏饰,经过工艺翻模处理,制作成兼具细节美感同时又很轻巧美观的饰品。

p2096200450.jpg

电视剧版《尘埃落定》海报。

陈敏正最初曾为电视剧版《尘埃落定》担任造型设计,这一次为话剧《尘埃落定》担任造型设计,他不仅提取了电视剧版本的造型精髓,更注入了全新的创意元素。配饰选用上既采用轻灵简约的材质又体现出厚重华美的质感,造型设计贴合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色彩选取上采用色彩饱和度更高的颜色以适应舞台演出的需求,注重演员服装色彩的和谐统一又各具特色。

舞美方面,该剧通过对官寨阶梯行云流水的推拉转换从而架构出不同的戏剧空间:不论是高高在上威严高耸的土司官寨,或是位于官寨底部压抑昏暗的银匠陋室,那高耸的阶梯恰似等级秩序的符号,上下阶层的巨大鸿沟赫然显现。多重空间的并存架构把舞台空间最大化利用起来,通过演员自如流畅的表演,从而达到不同空间的穿梭共振。从最开始傻子少爷苏醒的卧室,到傻子少爷与大少爷卧室的并行呈现,再到二层阁楼多重结构并行,舞美设计高广健不断提升舞台空间并行的数量及规模,层层强化舞台空间感的情绪张力。巨大的官寨阶梯作为舞台意象,既保留了原著藏式风情的独特地域特征,又兼具了绝对权力的普适性象征。

在音乐设计上,该剧采用电子音色、弦乐以及当地特色民族乐器,完美呈现了藏区风情的同时更切合原著和剧本的细腻、丰富、多层次地对撞出强烈的音乐交织感。音乐设计石一岑特意为《尘埃落定》设计了以藏区民歌、小调等独具特色的音乐形态,在烘托情绪的同时也为作品带来听觉层面的民族风情与神秘感。其中由藏区歌手多吉巴姆演唱的歌曲,他清澈明亮的嗓音为剧目增添一抹原生态的藏式风情。

编辑:刘芳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