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附高:中科院提供资源,院士常态化讲课,还有心理梦工厂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1-04-07 10:19


800x448_606d10a35ffa2.jpg



800x455_606d10a3eeeac.jpg



开学时间:

2021年9月(首届新高一预计招收700人左右,每个班级的人数大约为50人)


背景揭秘:

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附属实验高级中学(以下简称“中科附高”)是光明区政府和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合作共建的公办普高,是深圳市第一所以“中”字号、“国”字号冠名的高中。中科附高依托中科院深理工广阔的平台和丰厚的教育资源,在教育理念、校园文化、管理体制、课程体系以及教师团队等方面与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一脉相承。


 区位优势:

学校位于光明区科学公园南侧,光辉大道与楼环路交会处,处于光明中心区核心位置。


 校长说:

学校校长宋如郊曾长期执教于全国示范高中,在深圳基础教育领域深耕二十余年。此次坐镇中科附高,宋如郊决心,要将中科院深理工强大的高校资源与科学基因进一步融合。学校定位于构建科学与基础教育创新融合的特色办学模式,建设一所有中国气派、有国际视野、有学府气象、有大家气质、有创新灵魂的公办基础教育实验高中,“背靠大学,固然也要有大学之优势,中科附高通过引专家、引学伴、引设备、引项目四种渠道来实现‘复合资源、高本联培’的办学特色。”


 学校王牌:

基于中科院深理工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领军人才”的目标,中科附高将开足开齐开好国本课程,创新融入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及中科院深理工高端的资源,科学家引领、教师指导、学伴陪伴,三位一体,国本、校本融合并进,科学、心理双轨并行,多方面立体培育,实现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结合我国高中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学校初步设计和搭建了中科附高特色课程框架体系。

为了适应新高考和“强基计划”,中科附高将依托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六大优势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生物医药、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先进电子材料,及光明区两大科学装置“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平台”,指导学生“3+1+2”科学选科,精准匹配未来潜力专业和方向,创新高本联培新模式。

充分用好高校资源库,发挥中科院深理工的专家资源优势,常态化开展“院士讲堂”“博士课堂”等,多渠道发挥高校院所的人力资源优势,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引领学生走近科技前沿,开拓视野。

学校设计中充分开发了复合资源优势,将建成集科技馆、博物馆、艺术馆、学生创意馆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实验高中。校内设计有400米标准跑道、恒温泳池、现代化篮球馆、羽毛球馆、黑匣剧场、创客空间、VR教室等文体创新功能空间,以及国内高中第一家融心理体验、干预、测评等功能的“心理梦工厂”,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成长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附高会积极推动科研院所高端实验仪器的“引进”工作,提升学校实验室配备水平,开拓学生科技视野,创设校园内“亲近科学”的良好氛围,学生在学校的各个角落能够发掘科学的宝藏。届时,中科院深圳先进院、中科院深理工大学的一些高端实验设施设备、研究成果会在学校的公共空间进行巡展。

中科附高还可以共享丰富的科技资源,在学校几公里半径内就有深圳科技馆新馆、中科院深理工明珠校区、中科院深理工光明主校区以及依托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牵头建设的深圳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而且中国科学院在全国各地有12个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270多个野外观测台站都可以为学校提供科技资源。

对于家长们关注的生活设施,中科附高住宿不设上下铺,全部都是单人单床,每间宿舍设有洗手间、淋浴间,宿舍楼还设有洗衣房。食堂二楼设置风味餐厅提供汤粉面、麻辣烫、扒饭、蒸笼仔饭等,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美食。


教师天团:

新加盟的26名应届毕业生均为博士或者硕士研究生;各级各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9人。教师团队平均年龄31.5岁,搭建了年龄梯度恰当、新老师比例合适的优秀教师团队。

29名名优教师年富力强、经验丰富、师德高尚、业绩显著,其中正高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18人,一级青年骨干教师9人,这些青年教师都获得过省、市级以上教学比赛一等奖。这29位名优教师中,据不完全统计,获得显著荣誉称号的有特级教师4人,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8人,地市级名师名教12人。

学校还拥有高端智库团队,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是地方高端人才的“储水池”和“梧桐树”,大批院士、教授、研究员、青年科研工作者,将和中科附高展开定期研讨和科学化指导,常态化为学生开设“院士讲堂”“博士课堂”课程,分享海外见闻和最前沿的研究领域及成果。


 辖区基础教育生态价值:

这是中国科学院在全国筹建的第一所高中,选择落户深圳必是强强联合。作为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之后,中国科学院体系中定位研究型大学的“新星”,中科院深理工也将以丰厚高端的科学资源,为中科附高的高端科学资源科普化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

查看各校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专题

统筹:南都记者 朱倩

采写:南都记者 朱倩 伍曼娜 周正阳 王童 何思敏

编辑:柴华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深圳2021中考将启幕,新老高中哪家强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