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时间:
2021年秋季(提供高中学位2100个)
背景揭秘:
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学校(简称“省实深圳学校”)是由深圳市教育局与广东实验中学合作创办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是直属于深圳市教育局的公办学校。学校扎根于深圳,位于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建设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核心创新平台。
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学校用地面积7034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6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1.5亿元。学校按36班小学、18班初中和42班高中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整体规划设计,其中,提供高中学位2100个。学校由直属广东省教育厅领导的省级重点中学、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广东实验中学负责实施全面管理。
区位优势:
学校位于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建设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核心创新平台——龙岗坂雪岗科技城,毗邻深圳华为总部基地。
校长说:
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学校执行校长张培军指出,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学校以“为了每一个孩子全面而有个性的健康发展”为办学宗旨,以“格致创新、多元发展、追求卓越”为育人理念,以“培养具有中国精神、科学素养、创新思维、全球胜任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为育人目标,以“建设基于科技特色的中国一流基础教育名校”为发展目标。
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学校创设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色班”系列,以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和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为目标,并相应设置了三类特色班级。其中,南山班(钟南山科学人才培养班)侧重理科竞赛,旨在培养未来有兴趣从事基础学科研究和关键领域工作的优秀学生;创新班侧重科技创新,旨在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以人工智能为主要发展方向的优秀学生;博雅班侧重人文素养,旨在培养有志于从事文史哲等人文社科类方向研究的优秀学生。
“我们为三类特色班级配备高校知名专家教授作为校外指导老师,省实本部教学名师、高级教师、名校毕业的硕博研究生为校内指导老师,对他们进行个性化生涯规划,重点培养打造,努力为知名高校输送尖端人才。”张培军说,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学校以省实的院士文化为主线,紧紧围绕省实所培养的七位院士研究领域,创设了药理园、拓扑园、光学园、水煤园、农趣园、轴力园、晶体园等七个园区,将院士文化、院士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充分体现出科学精神与人文底蕴、空间设计与精神赋能的交汇与创新。
学校王牌:
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学校实施“格新课程”,包括“知新”(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求新”(科学实践研究、提升科学素养)、“创新”(创新解决问题、树立科学精神)三大板块,旨在培养有深厚底蕴、宽广视野、浓厚兴趣、高远境界的拔尖创新人才。学校依托本部科技教育创新资源,开设STEAM教育课程,同时注重融入艺术教育课程,培养学生以综合视角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能力,引领学生创新实践。
根据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需求,学校合理区分教学区域,各年级(学段)拥有相对独立的教学楼,彼此之间互不影响。教学楼楼层不高,便于老师、学生通行。
教室空间充裕,同学们有专属自己的学习资料柜,便于存放学习用品。每层教学楼也留有充足的开放空间,供同学们课余休息和交流。除此之外,学校实验室、计算机室、艺术室、体育馆、游泳馆、合班教室、多功能厅等一应俱全,且均以高标准打造。
学生公寓楼设计为“大鹏展翅”状,男生、女生分别居住在“两翼”,不仅互不影响,还保证了宿舍的通风透气。公寓楼内部是标准的4人间宿舎,上床下桌。学校还建有一栋15层的教师公寓,每位老师可单独享受35平方米左右的工作用房。教师公寓还设有休闲运动场所。
教师天团:
学校主要领导班子均由省实本部派出的骨干教师担任,为省实深圳学校学子提供高起点、优质化的教育。广东实验中学校长、党委书记,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学校校长全汉炎,系中学物理正高级教师,教育部中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学校执行校长张培军,为中学政治高级教师,现任广东实验中学党委委员,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骨干教师,人民教育出版社国家课程标准培训团专家。
省实本部师资与省实深圳学校师资是融合统整、联通使用的。省实本部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爱生乐教、业务精湛、勇于创新的高水平、高学历教师队伍。高水平——具有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52%,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49%。省实本部的师资力量将根据省实深圳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提供师资保障、课程资源、导师团队、学术研究等系列资源。
辖区基础教育生态价值:
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学校执行校长张培军告诉南都记者,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学校毗邻华为基地,位于龙岗坂雪岗科技城,为深圳高质量科技人才的子弟后代提供更多的优质学位选择。同时,广东实验中学的学校内涵、办学理念、校园文化与深圳开放包容、追求卓越的教育文化一拍即合,广州深圳同属大湾区核心城市,同属“二小时生活圈”内,双城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广东实验中学教育集团的经验和优势有望迅速在省实深圳学校得到传承并加以创新,从而使省实经验更好地落地,与深圳教育生态产生更默契的同频和共振。
查看各校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专题
统筹:南都记者 朱倩
采写:南都记者 朱倩 伍曼娜 周正阳 王童 何思敏
编辑:柴华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深圳2021中考将启幕,新老高中哪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