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厦门大学迎来建校100周年校庆日,这所位于鹭江之滨,面朝大海,背靠青山的“网红”大学也在这天再次赢得社会各界和媒体的瞩目。
作为一所“网红”大学,厦大不仅是热门的旅游打卡地,它也曾多次因宠学生,为学生提供免费白米饭、饮用水、免费厕纸登上热搜。此次在百年校庆之际它又一次因“100分”套餐,校友捐款数亿元在社交媒体平台刷屏。
值得一提的是,“网红”厦大的红色基因系与生俱来,为国而生的它还是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唯一一所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大学,在其宿舍里还诞生了福建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厦门大学支部。厦大也因此被誉为厦门“革命摇篮”,闽西、闽西南和厦门地区革命的发源地之一。
百年学府高规格庆生阵容
每到高校“逢五逢十”校庆日,庆生阵容都备受关注。此次为这所高等学府百年华诞庆生的人员规格也可谓颇高。
4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也表示了祝贺。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还前往厦大庆祝大会现场宣读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并致辞。
在庆祝大会主席台就座观礼的,还有原国务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福建省委书记尹力,省长王宁,省政协主席崔玉英,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赐贵,厦门市委书记赵龙,陈嘉庚长孙陈立人等人。北京大学校长郝平作为兄弟高校代表致辞。
作为有着“年年办校庆”传统的高校,值此建校100周年之际,庆祝活动则更为隆重。厦门大学校长张荣上个月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表示,为克服疫情影响,实现广泛参与,厦大还专门调整了校庆活动组织方式,将2021年设定为“校庆年”,将2021年4月3-9日设定为“校庆周”。“校庆周”期间,学校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庆祝大会、文艺晚会、嘉庚论坛、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人文社会科学国际论坛等活动。鼓励和欢迎校友、宾朋选择“校庆年”其他时段分批来校,同庆华诞。
校友福利走红网络
百年校庆之际,以“别人家的校友”和“宠学生”闻名的厦大也再次因校友捐赠和“100分”福利套餐在社交媒体平台刷屏。
这几日,不少厦大校友从天南海北赶回母校。据厦门日报报道,在厦大4月5日举行的“重走嘉庚路,致敬新时代”主题展览上,校方还增加了校友和各界人士捐赠环节。
现场最多一笔捐款来自厦大1980级化学系校友邱子欣,捐赠股票100万股,约合人民币2.6亿元;马来西亚IOI产业集团董事长李耀昇捐款1亿元;厦大1999级企业管理系校友许华芳捐款1亿元;厦大1986级会计系校友朱益民、徐华东捐款一亿元;厦大2002级EMBA校友苏庆灿捐款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位老人还赢得了全场起立致敬。她便是厦大1952级生物系校友林毅雄的遗孀、87岁的徐明慧,为了替她去世的丈夫林毅雄捐出100万元,她坐了10小时动车从湖北荆州赶到厦大。而这是徐明慧第二次为丈夫的母校捐款,在她丈夫去世后,她曾变卖北京的房子,在厦大97周年校庆时也捐出100万元。
厦大校方表示,这仅是厦大近一年来接受捐赠的一部分,学校将不定期以各种形式举行捐赠仪式。
记者注意到,除校友慷慨回馈母校外,为人乐道的还有厦大“100分”校庆套餐。
4月6日中午,厦大每家食堂都为师生、来宾提供四种校庆套餐,每人刷卡100分钱(1元),寓意100年校庆。据厦大后勤集团称,这笔钱最后将捐入厦门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后勤集团还为套餐的每道菜取了名字,例如,一根蟹肉棒和两个鸡蛋,称为“自强不息100载”,炒包菜称为“山包海容嘉庚情”,炒花菜称为“春暖花开念重逢”等。
张荣曾告诉南都,厦门大学发展历程中,每一步都离不开广大校友的支持和帮助,这是厦大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百年来,安排好学生的起居饮食,为学子撑起求学问道的安宁,推而广之,为学子搭建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阶梯,始终是厦门大学最深的关切。
在厦大校友心里,母校则是他们永远的精神家园,无论何时、无论身处何地,他们都未曾在精神上远离厦大。厦大校友一直践行着感恩奉献、饮水思源的文化理念,始终与母校同呼吸、共命运,同担当、共发展,成为了最懂得感恩的一个群体之一。
在张荣看来,这种校友和母校“同呼吸、共命运”的关系的形成与一人息息相关。他在走访许多校友后发现,“校主”陈嘉庚是厦大校友最崇敬最有共鸣的话语。
“网红”大学的红色基因
1921年4月6日,在“风雨飘摇之际,国势岌岌可危之时”,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胸怀“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崇高理想,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倾资在故乡创办了厦门大学,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
厦大也由此成为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唯一一所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高校,且历经一百年都未曾更名。
厦大与党同龄虽是巧合,但其红色基因却是与生俱来。
据新华社报道,陈嘉庚早年随父亲下南洋经商,成为东南亚橡胶业先驱,1919年夏,他怀抱教育救国宏愿为筹办厦大回国。7月13日,在厦门浮屿陈氏宗祠,他召集社会各界300余人,倡办厦大,并当场认捐400万元。
也就是在这场会议上,他发表了“民心不死,国脉尚存,以四万万之民族,决无甘居人之下之理”的激昂演说。
创办之初,厦大“有校无舍”。1921年5月9日,袁世凯接受丧权辱国“二十一条”的“国耻日”,被陈嘉庚选为厦大奠基日,他希望以此告诫厦大学子“勿忘国耻,发奋为国”。
厦大的红色基因不止于此。5年之后,也就是1926年2月,在厦大囊萤楼111室宿舍,罗扬才、罗秋天、李觉民三位共产党员在此宣告了福建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厦门大学支部的诞生。厦门大学也因此被誉为厦门“革命摇篮”,闽西、闽西南和厦门地区革命的发源地。厦门乃至福建的现代革命史由此掀开崭新的一页。
时至今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全国百所高校研究生共同开展“百校研究生颂百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网络接力学习‘四史’活动”。厦门大学也在其百岁诞辰之际接棒讲述了厦大与党的百年之缘。
【延展】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其它18所百岁老校为:
武汉大学(1893年,128岁)、天津大学(1895年,126岁)、上海交通大学(1896年,125岁)、四川大学(1896年,125岁)、西安交通大学(1896年,125岁)、浙江大学(1897年,124岁)、北京大学(1898年,123岁)、山东大学(1901年,120岁)、北京师范大学(1902年,119岁)、南京大学(1902年,119岁)、东南大学(1902年,119岁)、中国农业大学(1905年,116岁)、复旦大学(1905年,116岁)、同济大学(1907年,114岁)、兰州大学(1909年,112岁)、清华大学(1911年,110岁)、南开大学(1919年,102岁)、哈尔滨工业大学(1920年,101岁)。
注:部分资料来自厦门大学及厦门大学研究生会微信公众号
各高校办学时间来自官网,湖南大学参照1926年定名时间
南都记者吴单 发自北京
编辑:程姝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