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4月8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公布《关于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全文,并召开新闻发布会作出解读。
在这份支持海南自贸区发展的“特别措施”中,在市场开放度、监管自由度方面释放了大量政策利好,结合海南现有资源禀赋、以及国家重大战略落地,将医疗、文化、教育、旅游等服务业作为重点,同时关注商业航天、种质资源、新能源等前瞻性战略性行业,推出了一批创新性强的政策举措。
南都记者关注到,此前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中也曾明确提到,将制定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等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
支持海南自贸港的特别措施来了,深圳横琴政策利好还远吗?
在4月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司长徐善长就此回应称:目前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地方政府正在研究这项工作。
徐善长介绍,目前我国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经过3次改革已经压缩至123项,但整体上来看,社会普遍期待能够继续压缩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有更多的行业领域放宽市场准入。通过在海南自贸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试点,取得经验后,将在全国的市场准入方面有更大的放宽。
对于接下来深圳、横琴“特别措施”的制定,徐善长也透露几点信号:
首先,“特别措施”不会太多,数量将非常有限,是“少而精、优中选优”。据介绍,深圳、横琴都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区域,改革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比较好,将立足于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试点推出市场准入改革措施,更好地推动整个区域战略目标的实现,探索到改革突破的经验。
其次,“特别措施”事项的选择,也将立足于从地方实际出发来筛选,充分考虑到中央对相关区域的定位,以及地方资源要素的禀赋以及已有的改革发展工作基础。据介绍,此次推出的海南版“特别措施”,就是重点围绕医疗、教育、金融、文化这些对海南自贸港建设有重大影响和作用的行业和领域,以及海南未来发展特别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领域,比如商业航天、种业、新能源基础设施等方面作出部署。接下来,其他区域的“特别措施”,也将遵循这一原则。
最后,市场准入特别措施的研究和制定,还将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市场体系一体化的要求、特别考虑和尊重市场主体的意愿,充分听取市场主体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市场发展的合力。
南都记者 程姝雯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