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今年需要安排就业的城镇新增长劳动力在1500万人左右,其中高校毕业生有909万人,达到新高。临近毕业季,今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以下简称“应届生”)的就业情况如何?2021年3月24日至31日,南都民调中心面向应届生群体发起问卷调查,并于近日发布《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意愿与就业状况调查报告(2021)》。
调查报告显示,受访应届生最看重工作岗位的薪酬和“五险一金”等福利;广东省内受访应届生更倾向于本地就业;省外受访应届生更青睐新一线城市;新冠疫情给应届生求职带来的影响仍在持续,近四成受访者暂未找到工作,但其中多数对就业抱持乐观态度。
求职者更看重薪酬福利,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受欢迎
对受访者求职时最看重的因素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排名前五的因素依次为薪酬(8.86分)、“五险一金”等福利(8.45分)、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6.12分)、工作环境(5.96分)以及未来发展前景(5分)。从各选项的得分差距可以看出,受访者对薪酬福利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因素。
在本次调查中,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是最受欢迎的两类就业去向,分别占比为33.77%和32.67%,私营企业占比为25.39%。
值得注意的是,南都民调中心于去年3月下旬也曾展开公众就业意愿问卷调查,当时回收的高校应届生样本中,希望在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就业的受访者仅占23.85%,选择在私营企业就业的受访者则有35.56%。可以看出,今年应届生的求职倾向出现变化。
数据交互分析发现,本次调查中希望在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就业的高职/大专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例分别为30.19%、32.46%和44.64%。学历较高的受访者对此类岗位更感兴趣。
广东应届生本地就业倾向明显,省外受访者更青睐新一线城市
本次调查还发现来自广东省的应届生在求职时表现出明显的本地就业倾向。在问及更愿意到哪些地区工作时,来自广东省的受访者中有51.15%选择留在毕业院校所在城市或其周边城市,27.59%打算返回家乡或其周边城市,还有10.34%表示家乡、毕业院校、工作地点都在同一城市。
不过,问及广东省外的受访者时,只有34.41%选择留在毕业院校所在城市或其周边城市,选择返回家乡或其周边城市的比例相对较高,占36.92%,还有17.56%表示家乡、毕业院校、工作地点都在同一城市。
进一步问及对就业城市和区域的期望时,广东应届生还明显展现出对一线城市的憧憬。来自广东省的受访者中有67.82%更愿意在一线城市就业,只有15.52%选择新一线城市,5.17%选择二线城市,1.15%选择三、四线城市。同时,由于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中有两座位于广东,来自广东的受访者中高达83.33%选择留在华南地区就业,只有4.02%计划前往华东地区,考虑其他地区的受访者不足10%。
相比之下,广东省外受访者更青睐新一线城市,38.71%选择此项;只有29.39%的受访者倾向于在一线城市就业,另外有17.20%选择二线城市,6.45%选择三、四线城市。问及就业地区时,广东省外受访者选择华东地区的占比29.39%,华南地区占比26.88%,华北地区占比13.26%,华中地区占比11.47%,西南地区占比5.38%。
在求职渠道方面,本次调查中参加过线上招聘会和线下招聘会的受访者分别占比61.15%和62.47%,两者差距不大;也有51.21%曾尝试通过实习留任的方式找工作,42.83%尝试参加公务员考试等岗位考试,28.70%尝试过网上投递简历,23.84%请求熟人朋友推荐,21.85%请求父母亲友帮助。不同地区、择业倾向的受访群体在求职渠道上没有展现出明显差异。
三成半受访者已找到工作,近两成半有意继续深造
本次调查中,37.36%的受访者表示暂未找到工作,34.66%表示已找到工作,另有16.85%表示正在申请研究生或专升本,9.38%已成功升学,还有1.75%选择自行创业。
数据交互分析发现,高职/大专学历的受访者中,有41.18%表示未找到工作,比例略高于本科或以上学历的受访者。同时,有40.35%的女性受访者表示未找到工作,比例高于男性受访者的34.88%。
在已找到工作的受访者中,有78.90%对自己找到的工作表示满意,18.35%表示一般,2.75%表示不满意。他们认为自己找到工作最主要的优势分别是:自行了解并练习面试相关事项(58.72%)、之前在某一行业/岗位有较深厚的积累(54.13%),以及自己主动留意招聘信息(52.29%)。
虽然有近四成受访者暂未找到工作,但其中有38.30%表示已经拿到企业的录取意向书,因为并非自己心仪的岗位所以不想入职。此外,也有43.83%未找到工作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求职不成功是由于准备不足、缺乏竞争力,34.04%认为自己面试能力不足,28.09%坦承自己没有积极寻找工作,25.96%表示自己是尝试升学、考公失败后才专心求职,24.68%反思自己可能期望过高。
从不同性别来看,女性受访者反思自己准备不足、缺乏竞争力和没有积极寻找工作的比例略高于男性;男性受访者表示自己专注升学、考公,以及曾拿过录取意向书但未入职的比例相对较高。
疫情仍在影响求职进度,近六成受访者反映岗位减少和沟通不便问题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新冠疫情给应届生求职带来的影响仍在持续,且与去年同期调查相比更显著。今年有54.53%的受访者认为疫情防控给自己求职带来较大影响,去年选择该项的受访者仅有35.67%。
深入了解得知,受访者认为疫情防控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招聘岗位减少(59.60%)、与用人单位沟通不方便(56.95%)和办理手续不方便(47.68%)这三个方面。
尽管如此,71.96%的受访者表示未因为疫情改变自己的求职行业目标;同时只有32.45%表示自己的期望薪酬因疫情有所下降,反而有39.29%提出自己的期望薪酬有所上升。
七成仍在求职的受访者对找工作持乐观态度
受疫情常态化防控、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等因素影响,今年又是一年“最难求职季”。但本次调查中,有70.21%仍在求职的受访者持乐观态度,认为自己能够找到工作;只有23.40%表示比较焦虑,认为找工作有一定困难;6.38%表示非常焦虑,求职很困难。
落实到具体行动,仍在求职的受访者中有62.98%打算继续找工作,14.04%准备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8.51%考虑申请升学,6.81%考虑自行创业,只有5.11%表示感到迷茫,1.70%打算暂时休息一段时间。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薪酬福利等因素依然是高校应届生求职时最看重的因素。同时,与去年同期调查相比,青睐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的受访者比例有所上升。来自广东省的应届生在求职时明显更倾向于留在毕业院校周边地区,广深两座一线城市对省内人才的吸引力依旧强盛。相比之下,广东省外求职者更青睐新一线城市,也未在就业地域上表现出明显的偏好。此外,虽然新冠疫情给应届生求职带来的影响仍在持续,但多数求职者持乐观态度,也未改变求职目标。
随着毕业季临近,各地人社部门陆续出台就业创业鼓励政策,南都民调中心还将持续监测有关部门在就业创业方面的政策措施,及时为求职者提供指引,敬请留意。
调查情况概述
本次调查于3月24日至31日开展,通过网络问卷与实地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共回收629份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有效问卷。其中受访男性占54.69%,女性占45.31%。从就读专业来看,经济学类专业应届生占21.14%,工学类专业应届生占12.56%,法学类专业应届生占11.61%,理学类专业应届生占10.97%,管理学类专业应届生占10.81%,其余学科门类应届生占比均不超过10%。从学历水平来看,本科生占比72.97%,研究生占比16.21%,高职/大专生占比10.81%。从毕业院校来看,92.69%为内地院校应届生,5.09%为港澳台院校应届生,2.23%为海外院校应届生。从生源地来看,来自华南地区的受访者占比45.27%,来自华东地区的占比24.05%,来自华北地区的占比11.44%,来自华中地区的占比8.13%,来自西南地区的占比6.30%,来自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分别占比2.65%和2.16%。
社会群体与公众心理研究课题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监制:谢斌 张纯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李伟锋 涂长芳 实习生 陈纪攸 张莹 黄泓鑫 邓卫东 吴宇涛 周苗苗 邓凤萍
支持平台:南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
编辑:文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