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刚刚过去,作为深圳及周边地区游客首选旅游目的地的大鹏新区迎来了人流高峰,数据显示,过去三天新区共接待游客20.95万人次,车辆8.24万,多条主次干道发生不同程度的拥堵。
“从南澳海鲜街到坝光新村,平时20分钟的车程走了2个多小时,连葵涌少为人知道的小路都排着长长的车龙,好久没有出现过这样拥堵了。”大鹏居民彭先生在朋友圈发文称。还有网友发帖反映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新区管委会西坪葵路至迎宾北路路段仅6公里,通行时间却需三小时以上。网友表示,新区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峻,亟须出台相应措施解决。
为何今年清明假期会如此“堵”?大鹏交警相关负责人做出回应:清明期间,进入大鹏辖区车辆相比2019年上升15%,达8.2万辆,受没有实行预约通行、车流量大、车道少、限速、没有过多掉头空间等因素影响,雷公山与迭福山隧道间路段、新东路、南西路拥堵严重。大鹏交警大队全体无休、全部在岗、全员上路,全力保障路面交通。下一步将加快完善预约通行政策,强化交通信息播报,持续扩大信息覆盖面。
为集思广益寻求“治堵”良方,大鹏新区专门邀请人大代表、媒体和志愿者代表与相关部门座谈。座谈会上,大家聚焦交通管理、预约通行政策、轨道交通建设等问题,共同为新区解决新区交通拥堵出谋划策。
如何有效“治堵”,人大代表、志愿者代表、媒体代表等提出了相关建议:短期内,要优化预约出行政策,挖潜停车空间;长期来看,还是要加大轨道交通和高速路网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大鹏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表示,将探索研究“节假日(周末)预约通行+工作日免限外”政策可行性,加强与盐田、惠州等地区域联动,提高预约通行政策的针对性,持续提升旅游产品质量,拓展海上旅游项目。而大鹏新区群团工作部则表态,进一步加强与新区综合办、交警、交通和办事处等部门联动,强化志愿者和义工力量的统一部署、科学指挥、综合调度,持续引导市民预约出行、绿色出行。
深圳市市交通运输局大鹏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相比其他区,新区道路及交通设施建设起步晚、投入相对少、受生态保护等客观条件限制多,下一步将加快推进新区整体及重点道路、重点片区的规划研究,持续推动轨道交通建设,因地制宜探索景区景点停车管理新模式。
采写:见习记者刘诗豪
编辑:喻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