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赤道附近水下也不好过,海洋生物“举家逃离”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拍客
综合2021-04-09 16:40

4000x3000_32a93f4b6a6a90042c2f19a27016b9

这是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海洋生物学教授马克·科斯特洛在太平洋海底拍摄的蝠鲼。新华社4月9日发

3072x2304_d7fb1f3f063226407e15aeda587fb4

这是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海洋生物学教授马克·科斯特洛在太平洋海底拍摄的海星。新华社发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牵头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全球变暖正迫使海洋生物改变地理分布,“逃离”赤道地区,向两极方向迁移。

研究团队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48661种海洋生物物种的分布数据,以评估气候变化对跨纬度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赤道附近的海洋生物物种数量减少,而亚热带的物种数量却有所增加。(新华社)

4032x3024_1b811f8658867779f91edea026497e

2021年1月14日,人们在新西兰惠灵顿东方湾海滩观看鲨鱼。 新华社发

5184x3456_f78dfd2eab1e642eba68669ce39c26

2019年12月20日,消防员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西部一处火点灭火。世界气象组织称,澳大利亚发生的严重林火灾害与海洋温度异常带来的干燥气候有关。    新华社发

4568x3045_571c32753a1899beeebfae380c63cc

2020年8月26日,海浪拍打英国纽黑文港口的堤岸。根据世界气象组织近期发布的气候公报,2011-2020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十年。全球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引发对海洋安全、气候安全的忧虑。海洋孕育了厄尔尼诺、拉尼娜、台风等现象,催生了地球上破坏力极强、影响广泛的极端天气事件;海洋也承载了90%以上的世界贸易,维系着生活在海岸100公里以内40%的人类生活。    新华社发

4742x2915_f8ae6cc598f9038411377a378a89fa

2021年2月7日,人们走过美国芝加哥的积雪。当日,寒潮侵袭芝加哥地区,风寒指数达零下20摄氏度至零下25摄氏度。在气候变化影响日益严重的今天,深入了解海洋的气候密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    新华社发

4000x2664_f946adea141279c497f4e364c065e0

2019年1月1日,极地动物模型和塑料垃圾布景在克罗地亚海滨城市希贝尼克展出,旨在提醒人们关注全球变暖和塑料污染问题。人类共同生存的地球家园,正面临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人类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世界多地的人们已经纷纷行动起来,通过多种方式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力量。     新华社发

3992x2242_9f134739538e7f62e9f32e5d679945

是2019年7月16日在泰国乌汶府拍摄的三千洞景点。位于湄公河畔的三千洞景点在雨季通常会被河水淹没,但是由于严重干旱导致水位下降,游客仍然可以参观。    新华社

5347x3565_657ee3f1957ec9e266299608acdf16

2020年7月18日,在瑞士富尔卡山隘,人们游览用白毯覆盖的罗讷冰川。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阿尔卑斯山罗讷冰川消融速度加剧。目前,冰川部分区域被盖上厚厚的白色毛毯,以减缓冰雪的消融速度。    新华社/欧新

4240x2832_610451476584d43e5f2208b532f6bb

6487x4324_5f8e6dca65145ec87b5918799a4dd62019年8月18日,在冰岛奥克冰川原址,人们徒步前去出席纪念因气候变暖消失的第一座冰川——奥克冰川的“追悼会”。    新华社/路透

南都拍客投稿方式

1、邮箱:请将相关图片稿件(每张图片要有对应的时间、地点、事件等文字说明)发送至邮箱: pheyes@163.com

2、微信:添加微信 duanqi3312好友,  注明:南都拍客,通过后可微信直接传稿。

3、下载 南方都市报新闻app,并注册。在APP里关注“南都拍客”南都号,搜索“南都拍客征稿”可在相应征稿主题(小圈)下面投稿。

南都拍客近期征稿

NO.1

山河故人,城乡故事。

NO.2

旅拍、街拍、棚拍,网红点打卡。

NO.3

花城广州,岭南文化,建筑地标。

NO.4

特别的街道、窗户、墙面、景物、静物、萌宠。

NO.5

表情、情绪和故事。

NO.6

我们都是打工人 留意你和同事的工作台面,或去工地转转,发现打工人的特点。


温馨提示

照片在拍摄当天投稿给南都拍客为佳。照片大小要求20M以内,统一为.jpg格式。请勿一稿多投。在此郑重提醒,图文所涉法律问题,责任自负。

请在邮件正文写上图片和作者信息,模板参考如下:

拍摄时间(年月日)

拍摄地点

事件描述

图片说明

真实姓名

联系电话

身份证号码

作品一经择用,我们将按报社稿费制度,电联作者或发通知至作者的投稿邮箱,办理稿酬发放手续。由于财务结账的规定,逾期的稿费将会作废,如有特殊情况,请来函、来电、来访洽询。

编辑:陈军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